第104章(第3/3页)

这也是为什么秦知县这么些年啥功绩都没有,却还受到百姓喜欢爱戴,稳当地坐了这么些年知县位置的原因之一。

不过又都知道县官夫人,也就是黄氏娘家是外省有名阔绰的大商户,就也从来没人怀疑那些米粮的来路。

“夫人家不是不缺这点银钱吗?为何做如此大胆之事?”

虽然黄氏和秦知县没有贪墨那些银钱,但是若是被查到了,那私自挪用的罪名也得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黄氏用更小的声音道:“这不是……这不是节省开支嘛,金山银山也不能那么随便花啊。”

她当年帮着秦知县上下疏通就填进去整副嫁妆,还跟娘家挪了一大笔银钱。

后头她爹年纪大了,家里管事儿的就成了她哥和嫂子。

哥嫂对她可不会像她爹对女儿那样大方,怎么可能每年给银钱他们来给秦知县博官声?

何况黄家人也看出来了,秦知县实在是没什么大能,当一个小地方的知县也就算了到头了,他不出错就算好了,想更进一步那是比登天还难!

再有一个黄氏锁生的秦子玉,虽是从小读书的,但是眼瞅着都十七八了,连个秀才都不是,看着也不像个有出息的。

娘家那边不肯资助,黄氏就自己想办法了,本以为是不可能有问题的,城里的商户也没人敢欠知县家的米粮不是?就算上头来人检查了,她就是临时去商户家借,几家凑一凑也能把粮仓填满……谁知道这居然遭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