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诸葛一生唯谨慎!(二)(第2/3页)

“师兄快快请起,以后咱们兄弟就要并肩作战、患难与共了,哈哈!”

萧玄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其中深意了,连忙伸手把邓艾搀扶起来,还用力拍了拍肩膀,说出了‘患难与共’之语!

其实这是半句话,其全文为:今日患难与共,他朝富贵共享!

(后世史书记载:萧氏一朝,邓艾及其子孙恩宠不断,先后封侯者数十人,为官者不计其数,显赫朝堂数百年之久!)

“我等参拜抚远大将军,恭祝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诸位将士幸苦了,待到杀退敌军之后,本将军一定上奏太师大人,给大家论功行赏、加官进爵,本将军还带来一些肥羊、美酒,今天好好的犒劳将士们!”

“多谢将军大人!”

果然的,眼见邓艾都下跪行礼了,跟随出城的将校们互相看看,也都乖乖的跪下了。

萧玄拱手还了半礼,以言语好好安抚一番,使众人皆有如沐春风之感,再加上成车成车的慰问品,大小士卒无不欢悦鼓舞!

接下来,萧玄、邓艾并肩入城,先巡视了一圈防务,犒劳了城内的士卒们,这才回到城楼上,相对而坐,把酒言欢!

…………

“许久没见师……师……师父了,他老人家最近怎样?”

“放心吧,一顿能吃五斤羊肉,喝两大坛子美酒,身体壮的打死老虎,估计明年我又要添几个弟弟妹妹了!”

“哈哈,那……那……那我提前备好贺礼!”

“眼前的战况如何,蜀汉军队可有异动吗?”

“之前进攻了几次,都被我……我……我军给打退了,诸葛亮退……退兵米仓山下,也修筑了一座土城驻扎,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

诸葛亮军中粮草不足,最……最……最多支撑两个月时间,所以他一定急于决战,咱们只要稳杀稳打,就能把他活活的耗死了!”

“师兄果然高见,临行父亲也交待过,对付诸葛孔明关键就是一个‘耗’字,耗得他心力憔悴、油尽灯枯,耗的蜀汉府库空空、民怨沸腾,天下一统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不过咱们不敢掉以轻心啊!”

…………

军中没有山珍海味,有的是肥羊、野菜、烈酒,二人拔剑割肉,大碗喝酒,尽显豪迈之气,先叙了几句家常,又谈到了眼前的战事!

汉中战局已经明朗了,金牛道、洋巴道两边是佯攻,蜀汉主力人马都压在米仓道这边,定军山则是决胜负的关键!

诸葛亮有十万精兵,邓艾、萧玄两部加起来,也有十二万人马,兵力上相差不大!

不过蜀道艰险难行,后勤供应极为困难,蜀汉军队就算省吃俭用,最多坚持两个月左右,就会陷入断粮的绝境之中!

而汉中方面准备充足,运输距离又比较近,军械、粮草源源不断送来,根本不用为吃饭发愁!

因此理论上说:只要萧玄、邓艾继续坚守不出,拖延上两个月时间,诸葛亮就会自行退兵了,那时候再趁势追击,就能打个漂亮的大胜仗!

不过两个人小时候,萧逸在无愁侯府中授课,就经常对他们说一句话:‘万事不可遵循常理,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计之时也!’

就是说天下间的事情,临近结束之时,最容易发生变故了,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能一举逆转形势!

比如冬去春来,天地转暖之时,会突然的刮一场寒风,如果你急着脱下厚衣服,就很可能冻感冒了。

同样道理,诸葛亮费了无数心血,才组织了这次大举北伐,纵然面对着重重困难,他也不会轻言放弃的,在其军中粮草耗尽之前,一定会有大的行动!

或是一改谨慎用兵的作风,效仿项羽破釜沉舟之举,以十万精兵猛攻定军山,拼一个鱼死网破!

或是用什么阴谋诡计,突然偷袭定军山防线,这个世界上,再强大的人也有弱点,再坚固的防线也有漏洞,这也是萧氏家训之一!

无论出现那种情况,对萧玄、邓艾来说都是巨大危险、也都是巨大考验,他们能顶住诸葛孔明这全力一击吗?

“启禀两位将军:蜀兵送来一封书信,一个黑漆盒子,声称请抚远将军亲自开启!”

“哦,拿来我看!”

正吃喝之间,城门校尉送东西来了,书信是诸葛亮的亲笔,其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