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终失其鹿(第9/13页)

司马欣到来咸阳后,就在皇宫外的司马门那里等待召见。哪知,他在司马门那里待了三天,连赵高都没有跟他见面。

司马欣的脑袋很灵光,知道赵高和二世对章邯已经彻底不信任了,自己还在这里等下去,只有等死了。

于是赶快出来,从小道跑回军中。

赵高果然派人过来追他。但因为他没从原路返回,因此没有追上。

司马欣见到章邯之后,如实把情况向章邯进行了汇报之后,说:“现在朝中掌权的只有赵高。这哥们儿的人品,不用我多嘴了。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谁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如果老大打赢了项羽,他就会嫉妒到非要把你害死的地步不可。如果打不赢项羽,咱们同样是死路一条。我就只能说到这里了,请老大好好地考虑一下。”

不光司马欣觉得章邯在秦朝那里已经非常危险了,就是陈馀也知道章将军已处于不妙的境地,便给他写了一封信,这哥们儿现在很有时间,耐心地在信中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白起功劳大吧——南面打败楚国,北面坑杀赵兵,为秦国拿下的城池,数得手抽筋都数不过来,最后的下场是赐死;蒙恬一直为秦国挡住匈奴,为秦开拓几千里的地盘,最后的下场也是斩首。这两个哥们儿被杀的原因是什么?两个字:功多!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大了,多得连提拔的空间都没有了,只得杀掉干净。现在老大为秦朝打了三年仗,胜仗败仗都打了,损失的士兵都是以十万为单位计算的。而现在反秦的诸侯却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你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现在赵高拿着大权,形势大坏,他也怕二世哪天急了把他干掉。所以,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你搞定,然后派人来接替你,再然后把所有的责任全往你的头上推,让你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你现在的处境是,有功也死,失败更死。所以,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人民武装联络起来,共同打倒秦朝反动统治。

章邯读着这个信,觉得很有道理,就派人过去跟项羽联系,表达了自己投降的良好愿望。哪知,现在项羽牛得很,他只想打仗,别的都不考虑,然后派那个蒲将军渡过漳水,向秦军攻击,又把章邯打得大败。

项羽并没有休息,接着把所有的部队全部开过来,再向章邯发动攻击。章邯只得又打了个大败仗。

章邯知道,凭他现在的力量和处境,想挡住项羽的进攻,估计只有在梦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便又派人去找项羽,我真的要投降啊。

项羽本来还想继续打,只有在战场上把敌人打倒,那才是英雄。可是他也碰到了个难题,这个难题不解决,他是打不了仗的。因为现在他的粮草已经不多了。

于是,他把大家都召集过来,说:“现在我们的粮草没有多少,还是接受章邯的投降吧。”

他以为,他的手下也跟他一样,都很热爱打仗,他提这个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严重的反对意见。哪知,他的话才一出口,大家都举起双手表示:好啊。

于是,项羽跟章邯约定,在洹水南面的殷墟上见面。

章邯多次跟项羽交手,居然还没有见过面,但对项羽的性格却掌握得很好。项羽这哥们儿很残暴,眼睛一睁,大手一挥,就可以把全城人等全部杀绝,说他是灭绝师傅,那是没有一点儿夸张的。但这哥们儿的性格还有另一面,就是有妇人之仁,你要是当着他的面做出悲伤的表情,他的心会很快地软下来。因此,章邯一见到项羽时,就放声大哭,控诉着赵高对他的迫害。

项羽果然让章邯当了雍王,还任命那个司马欣为上将军,当他的先锋,以咸阳为目标前进。他也还记得楚怀王的约定。

指鹿为马

在刘邦、项羽两路大军同时向咸阳杀来的时候,秦朝高层却仍然在赵高的主导之下,继续腐败着,并没有选派牛人进行军事部署,抵挡刘项部队的进攻。

章邯投降了,赵高觉得很爽,朝中的这些人,都是一群没有功劳的人。呵呵,章邯你投降了最好。你一投降就说明,现在只有老子才是忠心耿耿的,也只有老子的功劳是最大的。

这哥们儿把所有牛人全部摆平之后,就想把二世也摆平了。但他仍然怕二世在大臣中有粉丝,在政治上跟自己不保持高度一致,得先把这些人清除出革命的队伍,到时自己才真正说话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