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同时牛起来(第6/11页)
情节继续发展。
樗里疾和公孙衍果然出场,对秦武王说:“宜阳是拿不下来了。赶快叫甘茂回来,免得再损兵折将,把脸丢大了。否则,楚国再打上来,问题真的严重了。”
秦武王一听,果然就像甘茂预料的一样,立即把甘茂叫回来,对他说:“辙了吧。放过韩国算了。”
甘茂知道,放过了韩国,别人就放不过他了。就对秦武王说:“大王,息壤好像还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因地壳变动而移到其他方了吧?”
秦武王一听,这才猛醒过来,差点上了这几个老家伙的当了。于是,调集全国力量,全力支持甘茂。当然,楚国这方面也必须照顾到。现在全国的部队基本都调到宜阳前线了,用什么来对付楚?
秦武王只得用传统的办法——接着忽悠。
以前张仪是忽悠楚国的专业户。现在张仪已经死了,但忽悠的人才还是有的。
这个人叫冯章。也是个纵横家的中坚力量,战略眼光也很到位。在大家都认为应该从宜阳辙时,他却是个坚定的主战派,说现在如果从宜阳那里退兵,咱们立马陷于楚韩两国夹击的危险局面。所以,必须继续打宜阳。然后派人到楚国去忽悠楚国,许诺送给他们汉中。他们肯定很高兴。他们一高兴,对咱们的态度就会大大好转。于是,韩只有一国在奋战了。
秦武王一听,说:“那你就去吧。”
你看,这个套路还是以前张仪欺楚的老套路,按说有过丰富被骗经验的楚国不会再上这样的老当了。哪知,楚国就爱这一口。冯章的话才说完,楚国立马就同意不出兵了。
楚国派人去找秦武王,说汉中应该割让给楚国了吧?
秦武王却一脸的惊讶:“俺可从来没有过这个方案啊?是那个冯章说的?这家伙人品超级坏,不但骗了你们,连我他也骗了。我现在已经把他赶跑了。不信,你可以在秦国境内人肉他,你要是能人肉他出来,算你狠。
楚国这才知道,又被玩了一把。
楚国很生气,很想出兵。
可已经晚了。
甘茂大力出击,并拿出私房钱“以充公赏”,让大家拼命的劲头儿大涨,终于攻克宜阳,取得斩首六万的好成绩。韩国派出相国表示永远当秦国的小弟弟。
拿下宜阳,彻底打通了向东的门户。同时把韩国打得离死没有几步路了。此前,秦楚相争中,韩魏的站队非常重要。每次秦楚较量的前期工作,基本都是做拉拢韩魏的工作。所幸的是,在外交工作中,秦国的忽悠高手众多,忽悠水平超级强悍,所以在拉拢韩魏时,都能抢到先手。于是,楚国也只有失败了。
秦武王深知,只有把韩国打服打软,让他们没做大动作的力量,主动权才会死死地抓在自己的手中。拿下宜阳,就控制了崤山南路,等于在函谷关外又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成为以后进攻中原的直径。
从这个方面来看,秦武王的眼光确实很毒。
这哥们儿长得很猛男,形象大概跟李逵同志差不多,可他硬件要比李逵硬,软件更是超过李逵无数倍。
如果按照他的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历史进程将会加快。
但历史进程没有加快,他走的人生之路的速度却加快了。
武王举鼎
秦武王这哥们儿说,拿下宜阳后,要跑去周王室的首都看看,开开眼界。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去的。他带着一大批猛男和部队浩浩荡荡向周开去。
周天子此时已经弱得连个村长也不如了,听说秦国的大军开到,唯一能做的动作就是开门迎接。
秦武王来到王城郊时,周王室的代表团已经整齐列队、打好标语,热烈欢迎秦武王的到来,并说:“天子已经在王城那里摆好了满汉全席,正等大王去猛吃猛喝呢。”
秦武王却说:“我只是一个诸侯,现在是来观光旅游的。哪敢去直接面见天子?我现在想去太庙里看看。”
这哥们儿也跟原来那个楚王一样,最想看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九鼎。
很多人都知道九鼎,但为什么叫九鼎就有很多同学不明白了。
其实很简单。
据说,以前大禹把天下的金属集中起来,铸成九个鼎。为什么是九个而不是八个或十个?因为当时把天下分成九州,即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然后铸了九个鼎,每个鼎表示一个州。所以,拿到九个鼎就象征着掌握了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