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连横与合纵(下)(第6/12页)

楚王一听,说:“连你都说秦国一定会打我们,看来真的要打了。可你仍然没有办法啊。

陈轸说,我有办法。现在咱们在全国进行战争动员,公开宣布正在调兵遣将,然后派个使者带着大量的钱财到韩国去,说现在楚国已经决定派出抗秦救韩志愿军,务必让他们相信楚国是真的要当他们的盟友,是真的要支援他们。这样,他们即使不相信我们去支援他们,但他们会看在钱财的面子上,不会跟我们为敌,更不会派兵跟秦国一起攻打咱们了。如此一来,秦国不生韩国的气才怪。接下来,我们就坐等围观秦韩联盟的崩溃了。”

楚王一听,大叫,很好!

然后依计行事,先在全国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员大会,天天在媒体的头版头条,把楚韩两国的传统友谊吹到天上,说现在韩国被秦国攻打,咱们拼死也要支援韩国的正义战争,与韩国兄弟一起抵御秦国的侵略。

这些文章做足之后,便派了个使者带着大量的现金跑到韩国,当面忽悠韩宣王。

韩宣王看到楚国这么卖力,智商立马直线下跌,满脸笑容地收了楚国的礼物,不再派公仲去秦国了。

公仲本来已经做好了出发的所有准备工作,哪知,楚国使者一来,韩宣王就取消了这个行动。他急忙去找韩宣王,摆事实讲道理,说这是楚国的阴谋啊,万万不能信。你要是听了,你就会后悔死。

可韩王却说:“我不收楚国的钱不信楚国的话,我才会后悔到死呢。”

公仲只得一声长叹,有这样的老板,你的智商再高,也是等于零。

韩王果然宣布与秦断交。

于是,两国交兵,在岸门大战。

韩国越打越吃力,天天在那里盼望楚国抗秦援韩志愿军的出现。哪知,盼得眼睛都花了,两腿都发软了,自己被打得都要口吐鲜血了,楚国的部队仍然不见踪影。

最后,韩国支持不住了,被秦军大败之,秦军的成绩是:斩首万级。

韩国元气大伤。最后,只得把太子送到秦国去当人质,求秦国老大哥放他们一马。

韩宣王这才知道,在国家利益冲突中,时时刻刻、到到处处都充满着阴谋诡计,每时每刻都得提高警惕,不要让目光停留在人家送的金钱上,更不能把自己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自己的命运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才是最过硬的。

可现在才后悔,那就只有后悔到死了。

岸门之战不久,韩宣王也在后悔中眼睛一闭、两脚一蹬,离开这个可怕的世界。楚国送过来的钱还好好地放在国库里,而他已经被放在棺材里了。

燕国的危机

到了这时,国际形势更加对秦国方面有利了。

而燕国却越来越乱。

燕国的综合实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除了召公个人在史上牛过,自己的国家却从来与“牛”字不沾边。别的国家即使国土面积不大,但有时硬是会出现某个猛人当领导,硬是让国家繁荣昌盛了一段时间,在国际社会火一把。比如魏国,比如赵国。

可燕国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出现过魏文侯这样的人,那几个老大基本上都是平庸人士,自己既没有水平,也不会重用有水平的人。燕文公虽然重用过苏秦,可苏秦只是把燕国当成自己的跳板,然后跳到赵国去,把自己最牛的时光贡献给了赵国。后来,虽然苏秦又回来,但老苏已经是强弓之末,沦落到去当间谍的地步。

而且这个超级间谍还没有完成任务,就死去了。

如果他就这么死去,那也没有什么。可他一死,他去齐国的历史使命就暴光出来,齐国上下一致大怒,天天大骂要灭了燕国。

燕国本来就弱,老大又刚死,新领导人连位子还没有坐热,听说齐国在那里大喊大叫,当然怕得要命。

但光怕是没有用的,你怕过之后,还得想办法保住自己。新燕王没有办法,就到处找人帮他想办法。

这时,苏代来了。

苏代是谁?

告诉你,也是个纵横派的大师级人物,是苏秦的弟弟。

这哥们儿看到老哥通过刻苦学习,靠一张舌头在六国之间左右逢源,到哪都能吃香喝辣,过着腐败的幸福生活,不光老爸老妈怕他,连那么多的诸侯国老大都得对他一脸笑容。于是,也想跑出来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