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连横与合纵(上)(第3/11页)
苏秦是农民子弟,不像吴起那么有钱,但他跟吴起一样,从小就有远大理想,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也投到鬼谷子门下。这个鬼谷子的命还真不短。学生死了一批又一批,他居然还在那里开门办学,天天谆谆善诱、诲人不倦。
苏秦毕业下山之后,到处去找工作,可找了多年,仍然是个失业大学生,只得又回到老家。大家一看,呵呵,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也找不到工作。你读那个名校、拜那个名师有个屁用?我们不用上学,也有一碗饭吃啊。
苏秦听到后,一言不发,红着脸躲到房间里。从此,人们就很难看到这哥们儿那张脸在公众面前出现了。
当然,他并不像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那样,找不到工作就天天睡大觉,醒来后又全身赤裸地玩玩游戏,放开肚皮拼命啃老。苏秦的家并不富有,他无法啃老。而且啃老也不是他的风格。他天天翻着自己的藏书,认认真真地读着。可读了一遍之后,突然觉得,老是读这些书,不把自己变成疯子,也变成呆子了。现在这个社会并不需要疯子,也不需要呆子,而是要有实实在在本事的人。
于是,他找到一本《阴符》,当自己的专业课程,认认真真地研究。他读这个书,整整读了一年,终于觉得自己真的有本事了,觉得现在的苏秦不是一年前的苏秦了。凭现在的业务水平出去找个工作,一定没有什么难度。
这哥们儿是很自信的。
他这次出门,并不像别的牛人那样,去某个诸侯国那里求职,而是直接去找那个周显王,想帮这个破落到极点的王室重振起来。
哪知,周显王是一个没有什么大志的人,更要命的是,苏秦这么多年跑遍祖国各地,拿着那份自荐书到处要求面试,虽然一份工作都没有找到,但知名度已经很高,周显王身边的那些人个个都知道苏秦是个没有本事的人——别的公司都已经不要你了,凭什么我们王室会重用你?
大家都用那种鄙视的目光盯着这个求职欲望很高的大学生。
而周显王显然也是这么看他的。
苏秦知道他在这地方已经彻底没有市场了。于是,他把诸侯拿来进行了一次评估,觉得秦国应该会给他一个机会。因为他认为,秦国刚刚处死了商鞅,现在总理大臣之位正缺着,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
于是,他收拾那套行李,又跑到秦国的首都来。
他很容易就见到了秦惠文君。
两人的会谈立即开始。
苏秦把秦国的形势讲得比秦国人还透,最后说,秦国只要好好利用这个资本,统一全中国是完全有能力的。
哪知,他说得很激情澎湃,秦惠文君却一点儿不热情。他又来了个长篇大论,对方仍然是那个脸色。他终于知道,这个年轻的老大,重用他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但他仍然不放弃,仍然天天给秦惠王写信,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来,这些建议都是很好的建议。可是因为秦惠王刚刚砍了商鞅的脑袋,对说客已经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不管你的建议如何牛,他就是不理。
苏秦在秦国混了很长时间,那件为了面试而做的黑貂皮大衣穿破了,所带的一百斤黄金也全部花完,生活已经没有着落了,只得又回到老家。
他这次回来,比上次更丢脸。
大家看到这时的苏秦,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那双草鞋已经烂得不成样子,背着那只破书箱,挑着那担其实已经什么也没有的旧行李,脸又黑又瘦,跟个刚从黑煤窑里解救出来的民工一点儿没有差别。
他一脸愧色地回到家里,放下行李时,正在织布机上工作的老婆连一声招呼也不跟他打;他的老爸老妈只翻着眼睛看了他一下,便转过头去,宁愿让眼睛面对屋外的厕所,也不愿多看这个儿子一眼;他嫂子本来要做饭了,可看到他进来,就干脆把锅放在一边,不放米下锅了。
他只得在一边独自长叹。当然,他长叹之后,并没有向他的家人投降,跟他们一样老老实实当农民伯伯,拿着农具出去锄禾日当午,争取靠这双勤劳的手去致富,而是又翻开他的藏书,找到了本《太公兵法》,没日没夜地攻读。每次累得要睡觉时,他就用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都流到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