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另一个秦嬴的崛起(第7/17页)
齐景公很兴奋,立即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随时插手晋国事务。
没几天,中行氏和范氏的求救信就送到他的手中。
他立马派人请鲁定公、卫灵公到脾地和上梁之间举行多国峰会,商量去救援那两家。他们还请宋国一起参与。
此前,赵鞅曾得罪过卫灵和宋国,因此这两个诸侯都恨赵鞅恨得咬牙切齿,成为反晋联盟的中坚力量。
士吉射把这些国际力量拉进来后,还派析成鲋到狄那里,请这个晋国传统的敌人出马,袭击赵鞅的大后方,也就是晋国的首都绛中。狄国长期以来被晋国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得此机会哪能不抓?他们以为晋国的主力已经出征,绛中没有什么力量了。于是倾巢而出,杀向绛中。
哪知,荀跞也是不好惹的,带着部队迎头痛击,直接就把他们打垮。
赵鞅向朝歌发动攻击。
赵鞅此次出兵,不但要消灭朝歌二卿的势力,而且还要乘机来个铲草除根。因此,他对朝歌只围不攻,意在把二卿的潜在力量全都引出来。
士吉射和荀寅看到赵鞅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急得派籍秦和高强跑到他们原来的封地里,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出来救他们。
这两个哥们儿做群众鼓动工作很有水平,没几天就把原来中行氏和范氏的力量集中起来,向晋国的潞地进攻。还派人去请郑国出来接应。他们以为,这么多路部队一齐开展军事行动,赵鞅不焦头烂额才怪。
哪知,这都在赵鞅的算计之内。这哥们儿打仗很有一套。当籍秦、高强他们在潞地大砍大杀时,赵鞅的主力突然现身,把他们当场猛扁一顿,直接就把两个带头大哥抓获归案。打败籍秦和高强后,赵鞅没有休息,而是带着大军直赴郑军,在百灵把郑国军队打了个大败。
郑国的后台就是那个齐景公。
齐景公虽然热衷于反晋,积极高举反晋大旗,并抓住了这个机会,但他还是失误了。这哥们儿对双方态势的考量并不全面。只片面地认为,赵鞅一支军队被这么多支部队内外夹攻,肯定消受不了,因此并没有全面出击。然而,赵鞅的部队不多,但赵鞅的能力超强,部队战斗力也十分强悍,连打几仗,都取得胜利。
当接到败报时,齐景公有点发蒙了。
他发蒙之后,马上意识到,赵鞅真不一般。于是,他下令出动大军,去赵鞅进行最后一战。
配合齐景公行动的还有卫国和郑国。
此前,卫国也闹了个不大不小的内乱,卫太子和他的老爸发生了矛盾冲突,直接投奔到赵鞅的帐下,成为赵鞅的得力助手,使卫国的力量大损。
但反晋联盟的兵力仍然大大超过赵鞅的部队。
赵鞅腹背受敌。
所有的预言家都在预言:赵鞅必败无疑。
赵鞅不失败,就没有道理了。
连赵鞅的部下也都个个脸色发白。
但赵鞅脸色不发白。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脸色一发白,他就真的大败了。
他一脸坚定地带着他的部队,迎接敌人的到来。
敌人很强大。
但他的内心更强大。
双方在那个叫戚的地方相遇。
于是一场对后世很有影响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赵鞅看到敌人很多。而自己的兵力太过薄弱。但事到如今,再薄弱也得打下去。
从鲁国投奔过来的阳虎,这时向赵鞅贡献了一个计策。
这个计策其实很简单,就是来个虚张声势,把大将的旗帜都插到士兵的车上,让人家以为己方的大将很多。大将很多,士兵也就很多。
赵鞅照办。
郑国的子姚和子般两个哥们儿前来观看,不是说赵鞅部队的人口数量不多吗?怎么有这么多将军?看来情报有误了。咱们上当了。
于是,他们真的上当了。
郑国的两个带头大哥心很虚,赵鞅他们的心也不踏实。他们骗了敌人,但还得骗自己的人。否则,自己的士兵们心存畏惧心态,这仗同样彻底失败。
于是,赵鞅就搞了个迷信活动——士兵们不信别的,但鬼神他们是信的。他在军中公开搞了个占卜活动。当时占卜是用龟甲来当工具的。一般是把龟甲烧后,看看龟甲的裂纹,从裂纹中判断吉凶。哪知,这个龟甲的质量不过关,燃点过低,才放到火上一烤,就烧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