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忠耶奸耶(第5/20页)

当年,秦穆公开始扶持晋文公把他接到秦国来时,秦康公就与这个舅舅兼姐夫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秦穆公为了跟晋国搞好关系,先是娶了晋文公的姐姐。这个姐姐就是秦康公的老妈,后来秦穆公为了加固这层关系,又把女儿嫁给了晋文公,一下就把双边的关系搞混。不过,不管这种世俗关系怎么混,但秦康公与晋文公的关系却还是很铁的。当秦穆公带着大家送晋文公回国,来到渭阳时,双方再次隆重地举行了道别仪式。过了渭阳,就是晋国的地皮了,按当时的规矩,是不能再送过去了,只得在这里拜拜。

在大家拜拜时,晋文公和秦康公还互相送给对方一首诗呢。

秦康公的这首诗叫《渭阳》,后来还被人们收入当时的诗选集《诗经》呢: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根据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诗评家们的赏析,说是秦康公突然想到已经挂了的老妈,看到舅舅了就更加怀念老妈了。最后送给舅舅一辆豪华座驾,一块玉佩。另外,还据说,这是第一次把玉当分别的礼品,为日后礼品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当然,当时送玉的意思主要歌颂舅舅的品德像这块玉一样,高尚得很,舅舅一定不会忘记俺们秦国对他无私的帮助,保持两国的同志加兄弟的关系。

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重耳的高尚是有限的,而当霸主的欲望是无限的,把这种有限的高尚投到无限的欲望中,跟杯水车薪没什么两样。后来,双方打得比谁都激烈。

不过,秦康公还是想得很开,国与国之间,原来就是这个关系,好的时候是同志加兄弟,脸红的时候,就是不共戴天,号召全国人民都要吃对方的肉。因此,他对晋文公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把晋文公的这个儿子也当兄弟。这时,看到晋国代表团前来迎接姬雍同志回去当老大,心里当然高兴,又派部队送他回去。而且认真吸取了晋文公的经验教训——当年晋文公回国时,只有那几个死党跟随,保镖力量太过薄弱,差点被吕省搞定。如果不是那个老太监突然觉悟,当了政变集团的叛徒,历史上就没有晋文公那号人了。所以,秦康公还说:“现在多给姬雍派个警卫团,把安全工作加强一点。”

秦康公为姬雍想得很周到,但却做梦也想不到,赵盾却在这个时候彻底变卦。

赵盾宣布让小屁孩当国君之后,立马召开紧急会议,问大家如何处理姬雍回来这个事?因为姬雍不是一个人回来,而是有秦国的背景。

很多人都认为,就派人去跟他说,因为前老大的遗嘱一定让夷皋当老大,我们没有办法,你就不要回来了。叫他从哪来滚回哪里去。这事不就完了?

可赵盾却不同意,这哥们儿当场黑了起来,大声宣布:“如果让姬雍当老大,秦国代表团就是晋国人民的朋友,是我们的贵客,他们来了,让他们公款吃喝玩乐,一定要把他们招待到满意为止。现在咱不让姬雍当老大,秦国的人就是咱们晋国人民的敌人。我的意见就是,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我主张,什么话都不说,发兵过去,打!先把他们猛扁一顿再说。大家有意见吗?”

当然没意见!

赵盾亲自带着部队连夜出发,在令狐那里碰上了姬雍的队伍。

姬雍正爽歪歪呢,在心里想着即位的第一天,要发表一个什么样的就职演说,把形象狠狠地打造出来。这时突然看到前面有兵车开到,全是晋国的大兵。

护送他的秦国军队看到晋兵这么隆重前来,心里都笑了:晋国人的胆子太微观了,在自己的境内都还搞得这么严重……

哪知,笑声还没有收尾,人家直冲上来,轻重兵器都往秦国鬼子的头上砸。

他们这才知道事情坏了,姬雍同学当场牺牲。

士会拼命逃出,投靠秦国。

秦康公的脾气再怎么好,也生起气来。你想想,本来,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从没惹过你们一句话,是你们自己派人过来叫我们送姬雍回去,然后却把我们的部队打得一个不剩。这不是忽悠什么是忽悠?范伟受了忽悠都还会报复,老子堂堂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君,还不生气,这个秦国老大还当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