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换位(第4/26页)

而秦穆公这时就要成为一线战斗人员了。

韩简这时高兴得要死,老子就要立功了!

哪知,他的高兴还没有画上那个感叹号,突然后面杀声又起。、

秦穆公和韩简同时扭头一看,只见一群大汉舞着斧头,大喊大叫着冲了上来。只见这群汉子的衣服很破烂,但肌肉很发达,披头散发的,完全有资格去当洪七公的手下,而且兵器都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个型号的斧头,看过去,更像是一群李逵。

当然,现在像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帮人到底是哪一部分的。

双方都不知道这群野蛮汉子的来历。

秦穆公只在心里说了两个字:完了!

韩简的心理活动却复杂得多:这帮人估计是专门做打砸抢业务的土匪吧?否则,为什么不穿正式服装?可到这个时候出来打家劫舍,老子就麻烦了。他是不会想到这是秦国人的。因为这已经是晋国的领土了,秦国不可能事先埋伏一支这样破烂的部队在这里。如果是晋国的伏兵,他是头号将领,他肯定知道。因此,他只能认为,这是一支长期活跃在晋国境内的盗匪。虽然这伙盗匪是晋国的,但盗匪只讲利益,不讲政治,只管打劫,到了这个时候是不会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如果他们乱杀一气,事情就麻烦了。

韩简很天真地认为这帮破烂汉子不讲政治,没有爱国心。

其实这群人很有爱国心。

当然,他们爱的不是晋国,而是秦国。

他们抡着斧头杀了上来,而且是专门砍晋兵的。这伙人没头没脑地大砍,晋国子弟兵马上没头没脑了一大片。那些大斧虽然是业余兵器,但比那些晋兵手里正式兵工厂里打造的矛和戈来说,要缺德得多。而且这些大汉虽然不穿军装,没有军衔,不会正步走,但个个力气大得要命,集体舞起板斧,声势很吓人,晋兵从没见这种无理的打法,一时都吓得发呆了。发呆之后,身边滚落的战友的脑袋立刻提醒他们,再不撒丫子,战友的命运马上就成为他们的下场。

有人发声喊:“风紧扯呼!”

蝴蝶效应当场产生。

广大晋国子弟兵就成了一群逃兵。

接下来的程序就很落套了。一群晋军在前面疯狂逃跑,猛醒过来的秦兵跟在板斧大汉的后面,发飙狂追狂扁。

战斗迅速变成一边倒的形势。

晋惠公的豪华马车还在烂泥潭里挣扎,那几匹马的身上已经鞭痕累累,跟重伤员没有什么两样。而这时,晋国皇家警卫部队也觉得大势已去,再在这里死磕,除了自己死之外,没有别的后果,因此也跑得一点不落后,丢下老大在那里,谁也不管了。谁叫你这么腐败,打仗可不是来显摆,又不是去红灯区检阅美女方队,一定要用这种腐败座驾。

晋惠公这时才知道,打仗还真不能搞腐败,如果你一定要搞,那就是现在的下场。

韩简倒很够意思,跑过来要把老大从水深火热的地方拉上来。

但秦军答应吗?

抓住对方的老大,是这次战斗双方的共同心愿。秦兵早已围过来,大叫:“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

晋惠公这次没有开会讨论,当场果断宣布投降。

老大一投降,战争当场宣告结束。

一大批晋国大臣都跟着晋惠公走进俘虏营。

秦穆公过来,把晋惠公猛批了一顿。晋惠公这时已经彻底沦为弱势群体,不住地听着秦穆公的教训,心里却不断地骂娘——你这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不是帝国主义的无耻行径是什么?明明是对晋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都已经打到这个地方来了,我们抵抗一下难道是错误的?我是不给粮,可大周宪法的哪个条款规定不给粮就挨打?这个社会什么你都可以做,但千万不要做弱势群体啊,千万不要打败仗啊。

当然,他这个败仗虽然很多人都说是因为他以怨报德的结果,是非正义战争的结果,是必然要失败的。其实,你也看到了,如果没有那群斧头帮的出现,现在掌握着发言权的可不是嬴任好同志,而是他姬夷吾站在豪华车上爽歪歪了。

但这个社会可不管你那么多如果,这个社会讲究的永远是最后的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如何导致的,它永远是合理的。

秦穆公虽然大爽,可也知道,他现在能爽歪歪地大声说话,完全是因为那群斧头帮的出现,否则,现在他就得低头去听对方的责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