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换位(第17/26页)

晋文公当上了晋侯,心情当然很爽。秦穆公的心情也不错。

后来的很多历史学家对秦穆公算不算春秋霸主,都有争论。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不过,像秦穆公这样,一来就直接插手晋国这样超级大国的内政,连续搞定人家几个国君,就是霸主们也未必能做到。齐国虽然也以种种理由,把几个诸侯拉下马,但那都是实力只有几个生产队那么大的小国。真正跟大国的较量却不多。

秦穆公即使不算霸主,但他身上的霸气,那几个霸主的身上是没有的。

当然,秦穆公几次以自己的意志更换了晋国的国君,主要目的就是想把晋国打造成一个秦国的追随者。可最后的结局证明,他的这几次努力,都不算是成功。那个夷吾还过着流亡生活时,开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哪知当上老大之后,就反悔得没商量,完全让秦穆公当了冤大头。最后还无耻到趁秦国发生百年不遇的大灾时,要搞定秦国。幸亏秦穆公靠着有点雷人的胜利,才把夷吾搞定。接下来,他又准备扶持子圉。可子圉比他老爸更无耻,泡完他的女儿之后,一点不领情,潜逃回国,从他老爸那里接班,而且当上老大之后,就当秦穆公不存在一样。

秦穆公气爆之后,把重耳找来,让他上位。

秦穆公前两次总想立个人品差、水平低的晋国老大,让晋国人民不满意,使这个传统超级大国变弱下去,对秦国没有一点威胁。可以说,他的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可他却没有想到,人品差的人最先做的,就是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事。

他这次吸取前两次的教训,要找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出来。

于是,重耳就中了奖,成为晋国诸公子中最后的赢家。

秦穆公这次扶持重耳的力度是很大的。你知道,重耳这些年来,都是在开展流亡工作,屁股后面除了跟着几个高智商的死党之外,没有一点武装力量,是一个资本等于零的老大。以他的那个实力,要想问鼎晋国老大的位子,估计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秦穆公却给他注入资金,借给他部队,把子圉政权全面推翻。

而搞定子圉之后,重耳的位子仍然不稳定。

重耳以前当流亡公子时,觉得夷吾太恶心,老是派人去砍他的脑袋。可他一当上老大之后,马上就觉得子圉是个危险人物,终于派出秘密杀手,把这个危险人物做掉。

本来,搞定这个危险人物之后,事情可以画上句号了。

哪知,子圉一死,他的危机感才一消失,吕省和郤芮的危机感又冒出来。这俩家伙是政治老手,看到重耳一举砍下他们原老大的脑袋,动作快、效率高,就以为重耳开始了秋后算账,接下来就要拿他们开刀了。两人一商量,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立马采取措施,趁重耳刚执政,权力根基还不稳定,先把他搞下去再说。

当然,他们也知道,他们的阴谋诡计虽然很多,做坏事的创意很丰富,但动手能力却差得很。于是又把那个勃鞮请来,把搞定重耳的事跟他说了,请他再次出手,就任政变的先锋,亲手砍下重耳的脑袋。

勃鞮像往常一样,拍着胸脯接受了这个任务。

吕省和郤芮对别的人疑心都很重,但对勃鞮是没有一点担心的。这哥们儿曾经几次追杀过重耳,是直接导致重耳几十年到处亡命的凶手。如果他都不算是自己人了,那谁还算是他们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几个人很快把方案搞出来,先把一群自己的武装人员集合起来,然后就放火烧宫,趁乱把重耳搞定。

时间,选在某天的半夜。

三个人按照既定方针,带着政变部队把宫殿包围得紧紧的,然后放起大火。

只一下,就把宫殿烧得大火熊熊。宫中的人都拼命地往外逃,但谁也逃不了。

吕省和郤芮一见,连年轻的都冲不出来,重耳那个老头还能逃吗?两人带着士兵冲进去,要亲眼看看重耳临死的动作难看到什么地步。

这时勃鞮跑了过来,说狐偃和赵衰他们带部队来了。如果咱再不撤,也会完蛋的。于是,几个人马上大叫风紧扯呼,一口气跑到城外。

到了城外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跑了。

勃鞮说:“咱到秦国去吧,秦国是重耳的坚强后台。现在咱赶快跑过去,对秦国说,宫中失火,老大已经给烧成灰了,请你们再帮忙确立个国君吧。咱这就可以巴结上秦国了,巴结上秦国,咱就又是当权派的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