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换位(第14/26页)

可这哥们儿有当霸主的感觉,却没有当霸主的水平。齐桓公虽然也没有多高的水平,但管仲有水平。

宋襄公自己没有水平,手下也没有个管仲。事情就坏了。

楚国首先不服。

宋襄公这时只觉得当霸主很好玩,却没有把宋国和楚国进行一次综合实力的比较,去发现一下宋国的实力与楚国相比,简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以前可是连管仲同志都不敢跟楚国硬碰硬啊。他以为,他是霸主,霸主就要什么都不怕。

于是,两国摊牌。

宋兵大败。

败得没有一点余地,连宋襄公都变成了人家的俘虏。幸亏他的老弟带着宋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英勇的抵抗,楚国才把他放了回来。

他回国后,觉得这个脸丢得太大了,要好好地收回来,又跟楚国大打一场。本来,这一场他还有点胜利的机会——楚军渡河时,他按照兵法来个“击其半渡”,完全可以狠狠地收拾一下楚军,而且他的那个弟弟就强烈要求他这么做。

他不击其半渡。

他说,打仗不能打得这么无耻。

他的机会仍然有。

楚军渡河之后,忙着毫无秩序地爬上岸时,他的弟弟又建议他趁敌人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时,打过去,同样可以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

可他却生起气来,打仗能打得这么缺德吗?

这哥们儿以为在战场是作道德评比,谁的五讲四美做得最好,谁就取得最后的胜利。却一点没有想到,战场是杀人的地方,是人类最无耻的场所,最没有道德的现场。

他一点不无耻,一点不缺德,可人家无耻得很、人家缺德得要命。

他看到楚军布完阵之后,这才宣布开打。

可是,双方的战力本来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这时一硬对硬,宋军立马大败。连宋襄公的大旗都给夺走,外加一次重伤。

重耳他们来到宋国时,宋襄公正伤得厉害,但他这哥们儿对重耳的前途却十分看好,因此,他叫有关部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也像齐桓公招待重耳一样,让他们一来就有房有车,当天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负责招待工作的人是宋国的大夫公孙固。这哥们儿是狐偃他们的朋友,连续招待了几天之后,狐偃他们就问:“现在你们的老大如何了?”

公孙固说:“现在老大的伤越来越严重了。实话跟你讲了吧。如果你们要留在这里,宋国人民还是有能力让你们吃喝玩乐的。但宋国的这个现状你们也看到了。要想让我们派兵帮你们回国夺权,我们没有这个实力。你们如果想做大事业,还是尽快走吧。”

重耳他们一听,觉得太有道理了。宋襄公现在连自己的很多事都搞不定,哪能帮他们的忙?如果只想吃喝玩乐,在齐国不是一样?还用跑到宋国来?

他们这次很果断,马上离开宋国。

中原的这几个国家幅员都不辽阔,只要加快点步伐,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从这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

他们很快来到那个麻烦最多的曾经多次充当齐楚两国火药桶的郑国。

郑国的领土跟曹国和卫国差不多,而这个郑文公的水平也跟那两个国君的水平处于同一个档次。

郑国跟晋国近来没有出现过外交冲突。但郑文公觉得重耳是个傻瓜人物,以前人家叫他当老大,他硬是做活雷锋,死活不回去。现在人家派个刺客过去,他就吓得满世界跑,跑了大半辈子之后,突然又树立起伟大理想来,要跑回去夺权?这样的人能夺权吗?

他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人他都可以看得起,唯独这样的傻瓜他看不起。因此他理也不理。

跟很多国家一样,老大的眼睛很失明,但手下却有眼睛雪亮的马仔。郑国这时有个很有水平的大臣叫叔瞻。叔瞻劝他的老板不要有这个心态,招待一下重耳也不花多少钱。郑国再穷再苦,也供得起这一餐吧?

可郑文公说:“现在诸侯国有多少公子流亡在外?天天像无业游民一样,到处乱窜,你要是个个都隆重接待,会累死你。”

叔瞻说:“重耳绝对不是个猪头,这家伙的潜力巨大。如果老大不接待他,最好把他做掉,免得以后吃他的苦头。”

郑文公一听,你以为我没见过重耳?就那个样子,能对咱做出什么有威胁的事来?人家都不杀他,我为什么要动这个手?这不是让人家说咱无耻是什么?我可不愿做无耻之徒。我既不理他,也不杀他。看他能咬我的哪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