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老爷,你赢了(第67/74页)
其实,就是两个字——打和拉。简单说,打掉对胡亥不满或者说可能不满的一堆人,然后拉拢另一群可能对胡亥死心塌地的一群人。
胡亥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就这么着吧——於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对于一个弱者来说,最好的缓解恐惧的办法,就是杀人。
当然,最终杀掉的那些人,或许未必是对胡亥不利的人,但一定是对赵高不利的人,拉拢的人,未必是对胡亥忠诚的人,但也一定是赵高忠诚的人;于是,人越杀越多,连李斯都难逃灭族,杀到最后,拉到最后,朝内所有人都已经明白,秦王朝的统治者,不是胡亥,而是赵高。
野心家赵高,已经利用胡亥这个傀儡达到了自己的大部分目的,而现在,他所要做的,乃是最后一击——除掉这个傀儡。
为了最终验证自己的力量,赵高安排了一个历史上很出名的戏码: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於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
当赵高能够“指鹿为马”时,胡亥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当然,最终促使赵高完成最后一击的,是当时秦末的局势。彼时,项羽已经在巨鹿之战中击溃了秦军的主力,秦军统帅章邯害怕赵高的迫害,率部投降了项羽,而项羽则最终坑杀了二十万秦军;而另一方面,刘邦则率兵进入关中,此时连战连捷,已经是进入武关、逼向咸阳。
秦朝已经完了,而赵高则开始担心起来,他害怕胡亥二世终有一天会察觉到一切,他害怕胡亥会把自己当成替罪羊,所以,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他要先下手为强,干掉胡亥。然后,便是著名的“望夷宫之变”:
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起义军势头凶猛,赵高开始担心胡亥查问,于是称病不朝)
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水,沈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让赵高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胡亥二世终于问到了秦末起义军的事)
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及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吾欲易置上,更立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赵高跟阎乐、赵成合谋,准备发动政变,废黜胡亥,拥立子婴)
乃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兵追,劫乐母置高舍。遣乐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政变开始发动,阎乐诈称有贼,带人进入了望夷宫,然后图穷匕见,开始大肆屠戮)
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可怜胡亥至此,手下居然无一人愿为自己而死,皇帝当到这样,也算十足的失败了)
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胡亥知道自己难逃一劫,试图跟阎乐谈条件——他说要见赵高,被拒绝;说要当郡王,还是被拒绝;要当万户侯,继续被拒绝;最后一个要求了,当老百姓成吗?那也不成!阎乐最终说明了来意,是“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胡亥知道,自己死期已到,与其死于他人,不如自我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