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贵人(第8/9页)

然而,还没等杨坚有所动作,该年十二月,宇文邕一纸调令,把杨坚从定州调往了南方的兖州。兖州毗邻南陈,按说是个重要地区,但是,当时的北周,军事重心还放在北方,针对性打击的目标,还是突厥和北齐残部,因此,此时的兖州也没有纸面上看起来这么重要。面对这么个调令,杨坚心里自然明白的很。

此时,杨坚的老朋友庞晃(此公本是宇文直的手下,是杨坚结束小宫伯生涯,短暂出任随州刺史时所识,很快便成莫逆,如今庞晃是常山郡太守)来给杨坚送行,然后,两人有番密谈,当时,庞晃杀气腾腾的表示:“燕、代精兵之处,今若动众,天下不足图也。”

庞晃的意思,老兄你屡遭排挤,我都帮你咽不下这口气,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反了娘的。然而,杨坚此时却清醒得很,他当然知道如今的宇文邕如日中天,不是“燕代精兵”所能抗衡,所以,他只是简略的回答道,“时未可也”,然后,便心不甘情不愿的踏上了南去兖州的路途。

杨坚的运气并不坏,刚去兖州,北周已经取得了彭城之战的胜利,摧毁了南陈打算借着齐亡之际收复徐州和兖州的企图;又过不久,宇文邕也病逝了。

未来国丈变成了国丈,情况又如何呢?

看上去还不错。由于宇文赟大肆清洗他老爹的政治遗产,权力中枢不免出现空虚,而作为国丈的杨坚,也不免近水楼台先得月,回京之后,就进位上柱国,出任大司马,掌握了军政;其后不久,杨坚更进一步,成为大后丞,是为四大辅臣之一,又由于其余三个辅臣宇文盛为宗室,不久后被调往了封国,而尉迟迥和李穆都垂垂老矣,因此,39岁年富力强的杨坚,就显得尤为出挑。

杨坚等待了多年,终于爬上了高位,似乎终于开始顺利起来,但是,顺利只是表面现象,毕竟,他要伺候的这位女婿,可不是高纬之流的无用之辈。

宇文赟在一系列政治清洗后,不免又将目光对准了杨坚,但是,他一时半会又找不到杨坚的岔子,所以,他决定杀鸡儆猴,从杨丽华入手。

杨丽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资治通鉴》说:“周杨后性柔婉,不妨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两个字概括——得体。但是,得体的潜台词,就是相比一般争相邀宠的嫔妃,杨丽华似乎不太鸟宇文赟。

宇文赟是个狂人,他无法忍受自己的老婆不鸟他,所以,他有一次无故寻衅,想要鸡蛋里挑骨头,治杨丽华的罪。结果,杨丽华什么反应呢?“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还是老样子,不鸟宇文赟。

宇文赟疯了,他认为,老婆之所以屡屡不鸟他,就因为仗着杨坚当后盾,所以,他非得让杨丽华瞧瞧厉害,当即便赐其一死,逼其自尽。

消息传到了杨家,杨家顿时乱作一团,杨坚也明白,这是冲着他来的,所以他不好出面,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挺身而出,入宫觐见,对着宇文赟连连磕头,磕得血流满面,宇文赟这才打消了主意。

事情还没完。宇文赟的账,最终还是算到了杨坚头上,他时常对着杨丽华泄愤,说早晚有一天,老子把你一家灭了族。然后,他征召杨坚,对手下吩咐道:“色动,即杀之。”杨坚过来后,神色自若,旁若无事,宇文赟居然找不到机会下手,无奈只能作罢。

当然,杨坚的“神色自若”,是装出来的,靠的是超人的定力,当他好歹出了宫后,浑身上下,已被冷汗湿透。杨坚明白,自己这位女婿,是个说杀人就要杀人的疯子,如今他被盯上了,早晚就要倒霉——怎么办呢?

杨坚去找了个人,叫做郑译,如今是宇文赟身边的头号红人。郑译曾经跟杨坚是太学里的同学,当时便对杨坚不怒自威的风范极为仰慕,跟杨坚关系一直不错。于是,某天,在永安巷,杨坚便请求郑译:“久愿出籓,公所悉也,愿少留意。”(杨坚要求能够外调出藩,远离京师这个是非之地)郑译一口应允:“以公德望,欲求多福,岂敢忘也!谨即言之天下归心。”

郑译果然说到做到,不久后,宇文赟想要平陈,郑译便因此推荐起了杨坚:“若定江东,自非懿戚重臣,无以镇抚。可令随公行,且为寿阳总管以督军事。”宇文赟见郑译如此说,也便答应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