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奠基人(第7/11页)

(事实证明,在碰到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人是会激发潜能的。前段时间网上还流传一个视频,一个盗窃电瓶的飞贼通过102米长的大桥,只用了10.4秒呢,这跟如今高延宗如今飞舞铁槊,往来如飞,岂非异曲同工?)

当然了,光靠自己玩命也是不够的,守城靠的是众志成城嘛。北城这边杀得激烈,那边东城的和阿干子和段畅却率领一千骑兵出了城,径直奔向了北周大军——干仗?No,投降!东城于是城门大开,宇文邕亲自率军攻击东城,傍晚时分,终于攻进了城,然后他们干的第一件事——焚烧佛寺。

(以后我们会知道,周武帝宇文邕是中国历史上三大灭佛的皇帝之一。)

佛教再可恶,当然也不该在这个时候灭,在这当口,得罪了罗汉金刚们,可是有报应的。高延宗、莫多娄敬显听说东城已破,赶紧率军杀向了东城,前后夹击,北周军居然登时大乱,纷纷涌向城门,就要逃命。

夺门而逃这种事,一般越有秩序,散得越快,反之——参见此次北周军情况。北周军当然已经顾不上秩序了,到处都是人挤人,人推人,然后不免有人跌倒在地,再然后后面人一拥而上,就把跌倒的那位睬成了肉泥,再再然后,连踩人的机会都没有了——城门就那么大,一堆人稀里哗啦往前挤,就把道路给堵上了。北齐军从后面掩杀而至,北周军大败,被杀两千人。

宇文邕当然也在夺门而逃的人堆中,但是这时候,即便你是皇帝,也没人理你了。此时,左右的侍从也被杀得差不多了,自己左顾右看,又找不到出路,正要暗念倒霉时,张寿手牵马头(怕马乱跑),新投降的贺拔伏恩用马鞭猛抽马屁股,于是,滋溜一下,马窜了出去。

北齐军穷追不舍,几度差点击中宇文邕,而晋阳东城的街巷又是七弯八绕,狭窄不堪(此时宇文邕一定在想,老子改明一定毙掉北齐搞市政建设的这帮混蛋),幸亏有贺拔连恩和另一个降人皮子信当向导,宇文邕才九死一生,逃出城去。当宇文邕回到大本营时,已是次日凌晨三四点了,但也仍是惊疑未定。

第二天早上,高延宗开始整理战场,他派人去找长胡子的尸体——宇文邕是长胡子,所以梁士彦在平阳见到他时,才激动的拉住他的胡子嘛;高延宗以为昨天晚上那种情况,宇文邕肯定在劫难逃了。结果找了半天,很丧气,没找到。

没找到也无妨了,北齐的官兵们都觉得这次大捷可喜可贺,需要大大庆祝一番了,于是,纷纷涌向了酒家,个个喝得酩酊大醉……

唉,高延宗这下算是明白了,乌合之众(这支部队里好多人都是临时投效的)之所以称为乌合之众,不是不能打,而是不能连续打,他这时候心急火燎的准备再度集结,无奈一伙人喝得东倒西歪,已经没人理他了……

不过,纵然如此,惊魂未定的宇文邕也是怕了——没想到北齐现在还能有如此的抵抗意志;于是,他再度表示——撤吧。此时,宇文忻、王谊、段畅等人都表示不可,宇文邕这才拉住缰绳,吹响集结号,收拢士卒,准备再战。

十二月十七日,宇文邕率军故技重施,再度从守备薄弱的东城突入,此时,北齐已经无法再组织起像样的防御了,高延宗虽竭力抵抗,但终究精疲力竭,而后向城北撤退,再然后,还是被抓了。

宇文邕下马握住了高延宗的手。高延宗推辞道:“死人的手,怎么可以碰至尊?”宇文邕当即允诺:“两国天子交战,无非是为了百姓幸福,并无私人恩怨。我不会伤害你的,我向你保证!”

两年后,高延宗被卷入了骆提婆的造反事件(其实是子虚乌有),被诛……

事实证明,政客做的任何保证,我们都只能当成放屁。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高延宗是高家难得的“栋梁”吧?朋友们,这个“栋梁”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栋梁”呢。高延宗是高澄的五子,老妈是个歌妓,高澄死时,高延宗还很小,所以,他是被高洋养大的。

高洋跟高澄的关系说实话相当不咋地,在高澄时代,为了躲避高澄迫害,高洋经常性装疯卖傻,以至于装到别人以为他真是傻子,但饶是如此,该被整还是被整。据说高澄对他十分轻视,曾当面对他叫嚣:“这种货也能身居高位,不知道相面之术还有什么意义?”每次高洋给老婆李祖娥买点东西,一准被高澄抢了,有时候弄得李祖娥都抓狂,高洋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