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雄会(第4/21页)

当然,尔朱家族并非没有隐忧,毕竟,主上可以杀人臣,而人臣不能杀主上。比如,尔朱荣生前最信任的一个巫师,那位在跟元颢决战中说“必破,十八九间”的刘灵助,居然造起了尔朱家的反。而后,高乾、高敖曹兄弟在冀州响应。

此时,有个叫李元忠的清河郡豪强也对尔朱家族不满,正巧,当时高欢东下,这位李元忠便乘着敞篷车,车上放着劣酒和古筝,前往迎接。

高欢听说此人是个酒鬼,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并没有立即接见。而后,这位大老粗扯了番“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大道理,高欢才让他进去。当然,高欢不知道这人什么来历,也不敢相信他,只是请他喝酒,李元忠酒过三巡之后,居然就大放厥词,说起讨伐尔朱家族的事来。

高欢吃了一惊,便想让人扶他出去,此人又有人拉高欢衣角,谁呢?还是孙腾。高欢于是将其留了下来,继续喝酒,当然,喝酒之余,也开始谈心。

这顿酒,彻底决定了高欢的政治路线——跟尔朱家族决裂。

公元531年六月二十二日,高欢在信都起兵——此时的高欢怕自己实力不足,还不敢公开表明讨伐尔朱家族的意旨。

十月六日,高欢拥立元朗为帝,公开跟尔朱家族叫板。

十月十三日,尔朱仲远、尔朱度律、斛斯椿、贺拔胜和贾显智驻营阳平;尔朱兆穿过井陉,在广阿扎营,号称十万;他们的目标一致——干掉高欢。

当然,目标一致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行动得一致;甚至,行动不一致也没关系,别互相扯后腿就行;毕竟,这两派中的任何一派,此时都有力量干掉高欢。但是,我们说过,有关尔朱家族的故事,剧情展开都是很神奇的。

剧情如何展开呢?过不多久,远道而来的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便撤了……

撤退的原因,两个字概括——吓的。

且说尔朱家族摆好了阵势之后,高欢便开始想辙,他的套路也不新鲜——反间计,而且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反间计。高欢对外放风,说尔朱世隆要对尔朱兆不利,又说,尔朱兆要联合高欢,对尔朱世隆不利。

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都是尔朱世隆的人,他们都不信,但是,尔朱兆信了。于是,部队停留在原地,一动不动,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隔三差五派人去向尔朱兆解释,一般说客都是斛斯椿和贺拔胜二人。解释了多次后,尔朱兆终于有了回应,他亲自带着300骑兵,来到了尔朱仲远大营。

于是尔朱兆跟尔朱仲远在幕帐下并肩坐着,气氛极为紧张,简直比鸿门宴还紧张——他虽然坐在尔朱仲远身边,但却面露不忿,他手里拿着马鞭,不停的吹着口哨,眼睛凝视远方,就怕尔朱仲远设下了伏兵。突然之间,尔朱兆一跃而起,飞奔而出,骑马飞奔而回……一帮人顿时傻眼。

尔朱仲远倒是挺有诚意,赶紧让斛斯椿和贺拔胜去追,再做解释,无奈尔朱兆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甚至还把二人给逮了,押回了大营。

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闻听此信,当时吓得灵魂出窍,就带着部队南去了。

尔朱兆还不依不饶,回营之后还审问起贺拔胜了,说他有两宗大罪,当然了,贺拔胜也是能言善辩,一通义正言辞之下,尔朱兆居然又把他放了……

两支部队走了一支,但是,实力对比依然没有改观,尔朱氏的力量,依然远强于高欢。因此,高欢并没有感到太多欢愉,继续面露愁色。还是有个叫段韶的人,引经据典,劝说高欢,他才定下心来,跟尔朱兆决战。

十月十五日,高欢跟尔朱兆在广阿决战,尔朱兆大败,被俘五千人。

失败的原因……尔朱兆自恃人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将高欢放眼里;而唯一对高欢忧心忡忡的,是尔朱世隆,当然,他没来,他派来的人也都撤了……

二番战!我还是没什么可说的,大家想说什么呢?

十一月十四日,高欢进攻邺城,次年(公元531年)正月十七,城破。

三月二十三日,元朗入驻邺城。

尔朱世隆已经日益感受到了高欢的强大压力,他也在极力调和跟尔朱兆之间越来越糟的关系,所幸,尔朱世隆是个拉得下脸沉得住气的,在给了一堆好处(包括让元恭将尔朱兆的女儿纳为皇后)之后,尔朱兆终于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