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终极一招(第2/3页)
贾赦冷着一张老脸,冷笑道:“我倒是想退一步,奈何,你们父子两个逼到我头上来?”说着,又骂贾琏,“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坐在哪里挺尸。”
贾琏给骂的脸都灰了,极其狼狈,从椅子上站起来,讪笑道:“老爷,环哥儿,要不这事就这么算了吧。单大良、张才到底是给府里做事,把他们叫过来申饬了一顿,留点脸面。”
局面,顿时就僵硬着。贾政有些为难的沉吟,难以决断。
贾蓉还是一脸平静的坐着,其实是在看戏。这时候,内心里摇头,感叹。无怪乎,环叔并不倚重琏二叔,关键时候靠不住。当然,琏二叔也有他的难处,他到底是大老爷的亲儿子,没道理不帮亲老子说话。
贾环刚才给贾政装样子训了一句,正坐下来喝茶,实话说,别看这会儿场面很激烈,但是他心中并不紧张。
他和贾赦联手,要动贾府的格局,需要耗费精神,仔细谋划才能成功。但他和贾府的当家人贾政联合,要动贾府的格局(贾赦),就很简单。
这时,翻开他的底牌。他既然主动找贾赦的麻烦,要压制贾赦,当然是有准备。没准备,他搞如此声势巨大的整风运动,把火往贾赦身上烧?
贾环再一次不顾贾政刚刚的“训斥”,冷幽幽的插了一句,“大伯,不是我逼你。而是你太贪心的捞银子了。你屡次派琏二哥去平安州公干,拜会平安节度使,侄儿想问一句,办的什么事?”
荣禧堂内,因为贾环这一句,陡然的就安静下来。在瞬间,听得到蜡烛燃烧的声音,还有荣禧堂外遥遥传来的夏季声响:蝉声、蛙声、虫叫、人声。
贾政惊诧的看着兄长,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是真的给刺激到了。
贾赦本来是给贾环“调戏”的火冒三丈,正喘着粗气,还骂贾琏,指桑骂槐。这时,收了声。贾琏脸皮都僵硬了,额头上冒着冷汗。
看戏的贾蓉此时也是坐直身体,目瞪口呆。
不怪贾府的男主子们有这样大的反应。因为,平安州地处北境边关。距离京城一千多里。京中的勋贵,结交外地的节度使,特别是边境上的节度使,你想干什么?
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造反!
这是要抄家杀头,夷三族的罪名啊!贾府何至于到造反的地步?但是,皇帝会听你解释吗?开什么玩笑。
国朝的官制,节度使是虚衔。比如:贾环的老师张安博就曾授从二品的淮扬节度使虚职。比如,宁国府已经故去的长辈贾代化、王子腾就曾任京营节度使。
这也是个虚衔,作为拱卫京城的核心力量,京营十二营的大权掌握在文官手中。当然,天子会派太监做监军。
平安州章知州(从五品)加节度使衔,基本是在州中,军政一把抓,说话算数。和这样的人物结交,非常的危险。若是给锦衣卫查到,报给天子,立即就是大祸临头。
这事给贾环捅出来,贾赦在贾政等人面前能有什么底气?这是把家族往死里带的节奏。
贾政看着贾赦,缓缓的,很认真地问道:“大哥……这到底怎么回事?”
给贾环捅出来了,这事不说清楚不行。贾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二弟,不是有商人要和北边草原上的部族做药材、毛皮生意。要通过章知州。我参了一股。”
贾环晒笑一声,道:“大伯,不要避重就轻。就我所知,铁器向来是边境走私商品中的大头。朝廷是禁止走私铁器到草原上的吧?”他在提醒贾政。
贾政便盯着贾赦。事关家族的前途,自己的身家性命,贾政哪里敢糊涂?
贾赦喟然的长叹一声,道:“罢了,我保证不再参与。家里的下人,你要查便查吧。”说着,起身离开荣禧堂。
他认怂。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贾赦当然不会放弃北边的生意,那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但是,他弟弟确实能压得住他。单大良、张才就都丢出去吧。真逼得他弟弟,捅出这事,麻烦就大了。
贾政也不愿意过份的逼他兄长,见贾赦做了保证,就放下此事,吩咐贾环三人,道:“环哥儿,你把府里的事处理好。该查就查。”
“是,父亲。”
贾政说完,长长的叹口气,心事重重的先出了荣禧堂。议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