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8/9页)
“毛主席、周副主席讲得太好了!”巨大的鼓舞力量,使老太婆这样身经百战,久经斗争考验的老同志,此刻也竟像一个初上战场的新战士那样显得激动。她注视着沉思中的李敬原,说道:“老李,你看我,身体硬朗得很咯!多给点任务吧,挑得动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还没走完,得马上赶上去呀!”
“紧紧跟着毛主席的旗帜前进,我们一定会很快赶上去,走到底的!”李敬原经过深思熟虑,充满自信的话,不仅使他们想得更深,更引导着他们把思路迅速集中到迎接解放的斗争中来。
“给解放军先遣队作向导的同志,已经选定了吧?”老太婆略显急切地问。
“我已经想好了一个人。”
“谁?”
“陈松林。”
“怎么叫他去?护厂斗争正在紧要关头!我给你另外推荐一个人。”
“好嘛。”李敬原微笑了一下,又恢复了他那沉毅的表情。
“华为。他目前没有负责什么工作。”
李敬原喝着茶,接受了总想为同志分担困难的,战友的好意。
“能搞到一份简单的地图吗?”老太婆扯了扯深灰色华丝葛夹袍的袍角,裹住自己的双腿。
李敬原取出一张折得很小的纸块,递给老太婆。她打开一看,竟是一张详尽的中美合作所全图,地图已经用红蓝铅笔画出了许多军用的线路和符号。
“啊,这是磁器口,这是外围警戒,……”老太婆立刻被地图吸引住了。“渣滓洞。白公馆。梅园在半山上。对,全都注明了,就从这里突破,从山后直插下去!”
老太婆眯着眼睛凝视地图,在她那富有经验的眼光下,地图上浮现出成片的岗峦,山谷,森林和进攻路线。
“这地图太好了,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到时候,我再派给你一个好向导。”李敬原带着深意说。
“除了那个看守员,我们另外还有内线!”老太婆肯定地说。
李敬原笑了笑,拍拍老太婆的肩头。“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你舍得叫那么重要的同志出面领路?”老太婆笑着说。
“只要能营救出被捕的战友,派谁去都行。”
“好!”老太婆果断地向老李伸出手来,“一言为定。我们欢迎你的好向导!迎接解放军的向导就包在我们身上,叫华为马上就走。”
“你还是那老脾气。”
峡谷的风卷起的阵阵松涛,在窗外,用明朗轻快的回响,盖住了他们的声音。
老太婆想起李敬原转给她的,几次关于敌情的准确情报,不禁感慨起来:“那些身入虎穴,成天和敌人打交道的同志,他们顽强工作的精神多么旺盛!美国秘密军事代表团的情报,又是他们送出来的?”
“最先送出这个情报的,不是他们,而是集中营里被囚禁的同志们。通过联络站,他们送出了最宝贵的情报。”
“这样好的同志,在监狱里,还送情报,关心党,忘我地为党工作。不救出他们来,对不起党。”
老太婆走到窗前,她的心情分外激动。
“仔细研究敌人的计划,我担心敌人会提前下手。”李敬原取下眼镜,擦去玻片上沾染的灰尘,慢慢地说。
“完全可能。”老太婆望着窗外的苍松,应声回答。
“首先是许云峰,江雪琴,还有成岗……”李敬原说着这些名字,也来到窗前。“他们当然视死如归,但是党期望着他们……”
听着李敬原的话,老太婆的脸色阴沉下来。她来时,同志们还一再嘱托,一定要设法抢救江姐。
“呃,听到他们的名字,我心里就痛苦……”老太婆叹了口气,忽然问道:“江姐和老彭的孩子快三岁了,谁在抚养?”
“成岗的妈妈。我上周还见着孩子的,长得真逗人爱。”
老太婆略为宽慰地嘘了口气。
“想着被捕的战友,”李敬原抬头凝望着窗外。“他们的坚贞,勇敢,顽强,机智,永远鞭策着我们为共产主义献身。”
“这种心情,也是我的感受……”
战友的心跳着一个旋律,共鸣着。深沉的感情,使他们的思想与愿望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互相给予着更多的爱憎与力量。
李敬原缓缓回过头来,问道:“对营救计划,你还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