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5/9页)

磁器口正街上,爆竹噼啪地响,烟雾弥漫中,成群的大人和小孩,围在一家新开张的杂货店门口。

老板是个大块头,穿一身对襟黑绸衫裤,手里拿一把全棕黑纸大折扇,红光满面的黝黑脸上,摊开笑容,说一口带湖北语音的四川话,忙着指点店员,招呼顾客。他对着门口成堆的人群,不断点头哈腰。

“里面坐,随便参观……”

红漆柱头上挂着一副撒金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门檐正中挂着金字横匾:“鑫记杂货店”。

新开的杂货店,铺面很大,顾客拥挤,十分热闹。货物的花色品种齐全,油、盐、酱、醋,外加金钩,海带,香烟,醇酒。老板到处周旋,指着墙上的红绿纸招贴,让顾客看:“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街头上,白公馆的看守特务,带着华子良,正在采购油盐。从鑫记杂货店传来的阵阵喧哗,吸引着顾客。

“照码八折!有假包换!”

听见老板洪亮的喊声,特务望了一下新开的门面,便从人丛中挤了进去。他想买点便宜货。

华子良挑着一担青菜,也从人丛中硬挤进去。

“慢点挤!”有人回头骂:“你是哑巴?郎个不喊一声?”

“衣服碰脏了,挑子上尽是泥巴!”

“他是疯子。”特务回头把华子良带进铺门。

心广体胖,满面春风的老板,放开笑脸迎上前来。

“官长,请这边坐,泡茶!”

一个伙计送上盖碗茶,又捧烟。

“本店生意虽小……今天开张,八折欢迎三天!”

“老板贵姓呀?”特务笑嘻嘻地抽燃烟。

“兄弟姓何,人可何,何正鑫。义字五排。初到码头,多承官长照应。小店价钱公道,货色齐全……”老板满口袍哥话,像个久跑江湖的,又豪爽又讲交情的生意人。一边说话,老板顺眼看了看特务旁边站着的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他的衣襟上有明显的蓝色三角形符号。

“班长,您家也请坐哇!”

华子良抱着扁担,在那挑青菜旁边规规矩矩地坐下来。

“官长,多承您家维持。”老板笑哈哈地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二天有空,定要陪你哥子吃茶。”

特务也眉开眼笑。

“头回生,二回熟嘛!”

“哈哈!您家说得对,对!今天,官长办点货回去?”

“百十个人开伙,只要价钱公道,当个老买主也行……”

特务说到“价钱公道”几个字时,声音故意拖得长长的。

“好说,好说!”老板笑道:“开张就交朋友,八折之外,格外再打个折扣!伙计们,快来给官长办货!”

不到几分钟,华子良的挑子里,油罐,盐巴全压在青菜上面。

老板从货架上又取下一条华福香烟,塞进挑子里去,笑嘻嘻地说:“条把烟,小意思,官长带回去抽着玩。”回头过来,老板又把一叠钞票,十分自然地塞进特务的衣袋。“官长,您家和我兄弟一见如故。咱们拉个交情,百十个人的伙食,包给小店负责。”

特务忙着点头,嘻嘻笑。“没问题,没问题。”

老板又殷勤,又周到,把特务从拥挤的顾客丛中送出铺门,又握手道别。回转身来,他笑嘻嘻地顺便和担着挑子挤在人丛中的华子良也拉拉手。这时,他把一张纸条塞进了华子良的手心。

华子良默默地收下纸条。他懂得,这是地下党接到他寄出去的信以后,送来的回信。华子良把挑子一顺,不慌不忙地从人丛中挤了出去。

一辆亮蓝的轿车,从市区驶出,在成渝公路上飞驰。

车上坐着一个穿咖啡色西服,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

这是李敬原。他的额角已经出现了一条条明显的皱纹,鬓角也全白了,但他那对略微近视的眼睛,仍然流露着沉毅的光芒,比过去更加明亮透彻。他躺在车座上,咬着象牙烟嘴吸烟。辨不清他是一个富商大贾还是一位高级官员。

轿车盘旋着,上山,穿过山洞,又飞驰下山。

轿车在林园旁边驶过,车窗外显现出林园附近的森严警卫。

“蒋介石又来了!”司机悄声地说。

李敬原没有讲话,手里翻阅着几封信;心里正想着刚才出城前的一些事情……

成瑶接到他的电话,在开车以前把他要的东西送了来。这年轻的姑娘,已经比过去稳重沉着多了。可是李敬原仍然一见面就问:“坐了大半年机关,习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