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4/9页)

“当然执行。”徐鹏飞毫不迟疑地回答。“保证代总统命令之圆满实现,政府负有责无旁贷之使命。”

好几个记者兴奋地站了起来。

“宣布释放政治犯的命令,何时执行?”

“政府正在调查。凡系中共党员,一经查明身分,即行释放。”

全场记者活跃起来。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争相发言。

“去年逮捕的许云峰、江雪琴、成岗等人,为什么不尽快释放,以示政府和平诚意?本报认为对他们的身分,完全不需再作调查,政府早已宣布过。他们是中共重要干部。”

“各方面人士对被捕多年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是否获释,颇为注意,希望政府言行一致。”

新闻处长此时不能不代替不便发言的徐鹏飞,起来答复:“李代总统已将此事交总统府参军室办理;另饬空军总部派飞机分赴台湾省及重庆市接张、杨两氏到京共商国是。并有电报分致台省陈诚主席及本市杨森市长,转饬立即撤销监视,先行恢复自由。”

徐鹏飞乘机插上一句:“此事既由杨森市长处理,诸位有什么意见与问题,均可直接向杨市长提出。”

山城晚报记者立刻站起来反驳道:“蜀光日报访问了杨森市长,证实张、杨系由军统直接拘押,地方政府无权过问,释放之事,止该由徐鹏飞处长直接办理。”

“如果张、杨二氏确在重庆,本人当即执行李代总统命令,马上释放。”

“张学良囚在台北,杨虎城将军确实囚在重庆。”成瑶不慌不忙地取出一张报纸,站了起来,面向全场,把报纸当空一抖,说道:“本报今天披露的消息,想来二位处长早已见到。

杨虎城将军被囚本市磁器口附近秘密监狱中!“

惊诧的目光,集中到成瑶手里的报纸上……旁边,突然传来了玛丽小姐反问的声音:“我们怎么都不知道这件事呀!”

中央日报和几家官方报纸的记者耸耸肩,似乎都不知道。

“哎——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徐鹏飞皱皱眉头,笑问道:“蜀光日报的报道,查证过事实吗?”

“当然查证过。”

“消息来源可靠吗?”徐鹏飞笑嘻嘻地再问。

“这点本报无权奉告。”成瑶答道:“保障新闻来源的绝对秘密,这是新闻界的起码道德,本报当然无例外地遵守。”

“据本人所知,磁器口附近,并无秘密监狱。”徐鹏飞突然矢口否认。

嘈杂而激怒的声浪,从四座一哄而起。

成瑶沉着地继续问道:“本报愿意立即前往磁器口附近探访,政府是否同意?”

“对,全市记者协会,派代表立即前去探监!”

“赞成!赞成!”

“请徐处长马上发给通行证。”

“雅静点,一切都好商量嘛!”徐鹏飞没有想到那年轻的女记者,竟叫他十分为难,他赶紧向四座摇手,想尽快结束这场舌战。因为他早已接到保密局加强管押的密令。杨虎城被囚重庆秘密监狱的消息一走漏,他便急电南京。毛人凤今天刚去奉化,请蒋介石面授机宜。

待会场稍静下来,他便圆滑地解释道:“本人确实不知杨虎城将军的消息,会后当尽快查明此事,定邀诸位同访。”

玛丽扭了扭腰肢,率先鼓掌赞成。

油滑的新闻处长乘机站起来,很有礼貌地宣布道:“休息十分钟,休息十分钟。”

几家民办报馆的记者,余怒未息,还在大声议论。

“报纸的职责,贵在立论公正,不偏不倚……”一直目不斜视的戴金丝眼镜的记者,颇不同意他的同行。“过激言论,不宜出自新闻记者。”

中央日报记者颇表赞许:“贵报素以稳健著称,立论公正,令人钦佩。”

新闻处长走到人丛中,带着礼贤下士的神态,接上中央日报记者的话。

“今天这里都是兄弟的老同行。兄弟在欧美留学时,就很注意新闻采访,这是一种高等技巧,美妙的艺术。”

“处长说话也很艺术。”

“哈哈哈哈……”几家官方报馆的记者大声发笑。

玛丽小姐走到成瑶身边。此刻,她已没有什么怨艾之情,相反地,在会场中已经发现成瑶是一个很好的注意对象,而且徐鹏飞的目光也一再向她暗示,使她下定决心缠住那年轻的姑娘。因此,她又热烈又主动,一把挽住成瑶说:“我叫Mary.中央社特派记者。你看,那边多热闹,人多,又有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