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6/7页)
“情况都晓得了?那好。肩头上的担子不轻呀,”周副主席拉着同志们的手放开了,但移动着脚步,还要送大家几步。“不过,这担子不光是你们、我们,而是我们全党在挑。”
走出办事处大门,周副主席站在那高高的石阶上,抬头望了望满天乌云,望了望远远近近山头上密布的敌特岗哨,对着大家,也像对着他自己说道:“南方局在重庆工作八年了,明天就要搬去南京、上海。八年当中,没有一天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坚持了毛主席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明滩暗礁都没有损害到我们,日本帝国主义终于被我们打败了,人民革命力量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看样子,南方局在京沪也呆不多久,要撤到山沟里去。反动派总是过低估计人民的力量,过高估计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作好了内战准备,他们马上要在全国大打。记得,大革命失败的时候,特别是1931年冬天,同志们往山沟里撤走的时候,革命何时能胜利,何时能回来,真是说不定呀,觉得渺茫;大家现在的心境,可大不相同了。只要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全党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经过几年苦战,美蒋反动派的猖狂进攻一定能够彻底打败的。从各方面情形看,三、五年以后打回来,可能性很大;重庆,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辞别了周副主席,特委的同志冒着山城少有的滂沱大雨,立即分头出发去传达布置工作;就在那天深夜,嘉陵江春水发了,李敬原乘着一叶扁舟,渡过洪水滔滔的嘉陵江,在一处临近江边的楼房里,一边回忆吴老传达的南方局的指示,一边专心刻写那份文件的时候,周副主席亲切指示的话语,还一直在他耳边回响:“四川是美蒋反动派的重要巢穴,是敌军兵源、粮源、军工生产的主要基地。你们这里的斗争,对我正面战场影响特大。要注意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要有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
李敬原从成岗手上又看见那份油印文件,不仅使他勾起了这一连串的回忆,而且很自然地引起了他一连串的联想:前不久,为了更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斗争,南方局派人来指示地下党要加强城市对农村武装斗争的支援,特委为了及时掌握情况,加强领导,才决定他参加重庆市委领导,直接插手市委的部分工作。江姐下乡是他通知的,但江姐、成岗和老许都只知道和他接触的部分工作,知道他是市委领导,不知道他同时还担负着川东地区的领导责任。南方局来人还讲到一个情况,说周副主席现在中央协助毛主席领导人民解放战争,但还随时关心国统区地下党的工作……一眨眼,李敬原仿佛看见周副主席紧跟在毛主席身边,正在陕北山沟里奔波的巨大身影,他那无比刚强、激动人心的语音,像正混合着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号角声在空中震响:“三、五年以后打回来,可能性很大;重庆,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严守着组织原则的成岗,尽管他已发现他珍藏着的这份文件肯定是李敬原写的,但李敬原不讲,他决不问起,只是默默地认真地揣摩着李敬原十分优美的刻写技术。
“你刻得真好!”成岗忍不住靠近李敬原,把头和他紧紧靠在一起。这时他已发现,李敬原写的,是那样令人鼓舞的胜利消息。怪不得他今晚上特别兴奋,而且要亲自把这消息转告给山城人民。
“这种铁笔不好,没有钢火。”李敬原摸摸那已经被钢板磨得钝秃的笔尖,“用留声机的唱针来做铁笔,钢火好得多,写的字笔画更细,更清楚……你试一试,只要稍微磨一下就成了。”说完,李敬原又聚精会神地写下去。战友的心沉醉在胜利的狂热共鸣中,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铁笔轻轻地滑过钢板,发出清脆而又有节奏的响声……
李敬原在刊头上,加上大字标题,成岗抑制着激动,低声念了出来:“西北战场捷报频传,我军收复延安!”
这一个晚上,他们在一起工作,谈话,直到天明。这是个多么难得的温暖的春夜啊!
第二天早上,李敬原临走时,才告诉成岗说:“有件事情,要通知你。你办《挺进报》,现在是最后的一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