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澜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第3/3页)

岳冷秋陪同刘庭州赶去黄州,走陆路不安全,只能坐船去黄州。

从蕲春登船,下蕲水河进入扬子江,刘庭州才发现扬子江千舸竞渡,几乎要将整个江面遮住。江面上,除了淮东水营的战船,运兵船以及船体庞大给临时征用的商船外,还有大量的桨帆船、乌篷橹船等小型渔船,有些船头还挂着未收的渔网。

刘庭州一脸疑惑,渔民们往黄州凑,做什么?

看刘庭州疑惑,岳冷秋说道:“庭州一路从寿州赶来,有些最新的情况还不清楚,枢密使在离开蕲春之前,邀我与左相一起签署授田令——江淮之民,自行渡江随军赴国难者,积功者授无主之田三十亩,永业;随迁但无功者,两年后许一两银一亩田购永业田,以三十亩田为限!此外,枢密使又签令募儒生入营伍参战,积功即可补吏,或在营伍服役两年,也可补入吏官……”

听到这里,刘庭州愣了一下。荆湘之乱已有好些年头,到处都给打成残地,待收复后,荆襄的无主之田将数不胜数,到时候垦荒屯田将叫人头痛不已。此时签发授田令,只能以将来的授田来征募随军民夫辅助作战。

但是,募儒生入营伍,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从永兴帝在江宁登基之后,科举便因战事被迫中止,断了天下儒生入仕之路。如今江西、东闽、两浙、湘潭、广南等地都相继平复,不管荆襄会战打得如何,只要能守住扬子江,恢复科考也是大势所趋。

林缚募儒生入营伍,有些儒生会不屑一顾,但有些儒生,特别一些年轻的儒生,为南阳遇屠一事而愤怒难泄,此时为赴国难正热血沸腾,恨没有投笔从戎的机会——林缚此举大开方便之门,这些儒生虽说也会有投池州军、淮西军的,但绝大多数都会进入淮东军,进入林缚的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