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权倾 第一百一十二章 谣言(第2/3页)

也许眼前最紧要的,是要考虑当永兴帝弃江宁而逃时,他们该怎么做?难道真要出兵截留吗?

高宗庭要考虑永兴帝有可能弃城逃往淮西的情况,赵虎当下紧要的是将狱岛的防务抓起来。

林缚离开江宁之后,林续禄就代表林氏与东阳乡党将狱岛的土地都购下来。狱岛紧挨着江宁城,故而无法直接在狱岛上修筑坚固的防塞,但沿岛修有护墙。护墙皆用巨石,用混糯米的灰浆抹砌,齐胸高的石墙虽然算不上厚,但坚固异常。石墙筑在夏季水位线上,此时江水低落,石墙外有大片的江滩露出来,不过易登陆的滩地,在外围又临时打下木桩墙,环岛还遍布铁荆棘及陷坑。

从河口撤下来的人极多,即使可以往北岸疏散,但是除非回东阳老家去,去北岸也只能风餐露宿,更多人更愿意留在狱岛观望形势。好在之前的监房极大,后来改为货栈,又增建了许多仓房,赵虎他们过来之前,狱岛这边并不拥挤。

赵虎看过之后,坚决地说道:“除乡勇家小外,其他人一律用船撤出北岸。奢家没有渡过朝天荡的能力,北岸是安全的。相反,江宁失陷后,奢家必然会派兵将狱岛当成钉子拔掉……”

※※※※※※※※※※※※※※※※

午时的太阳光照不进深阔的文华殿,殿内光线阴暗。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天气却是越发的阴寒。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鉴武也是渐渐没有了耐心,脾气越发的暴躁,宫女及太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一点小差错,就挨一顿杖刑,送条半条小命。

“淮东的兵马到底从萧山开拔了没有,池州那边怎么也还没有什么消息过来?”元鉴武在殿里来回踱着步子,口不择言的厉声质问,“林缚是个滑头,岳冷秋难道也要辜负朕的信任?”

张晏无言相对,这时候也不能挑皇上的心头火,即便猜到岳冷秋有可能是为保存实力,也只能先帮他说几句好话:“江州受敌,将卒闹着要回去先解江州之围,岳相好不容易弹压下来,不过池州缺粮,大军不易行。算着时间,林相今天应能到池州。江州军只要动起来,也快,从青阳进南陵,江州军只要进入弋江,就能叫叛军右翼不能伸展,到时候只要等淮东军过来就行……”

“那淮东那里呢。”元鉴武急躁地问道:“这雪也停了,太阳也出了,淮东兵马也应该从萧山北上,怎么半点动弹都见不到?”

“雪融道路湿滑,江宁这边天气冷,风吹一夜,湿土能冻结实了,杭州、湖州那边的气候要比江宁暖和一些,雪后道路只怕是更加难行。”张晏说道。

“这个难行,那个难行。”元鉴武厉声说道:“总不至于等江宁给奢家攻下来,什么又都变得容易吧?”

“皇上息怒……”张晏说道。

黄门太监小跑进来禀告:“户部尚书王学善在宫外求见……”

“他来做什么?”元鉴武冷哼一声。昱岭关之败,他虽然将谢朝忠、刘直抓拿下狱,心里依然有些怨恨王学善,暗道,当初要不是王学善站出来插一杠子,谢朝忠出兵的事情说不定就给陈西言拦下来了,也就不会有接下来这一系列事情。

“说是有秘事相奏。”黄门太监回道。

“让他进来吧!”元鉴武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微臣就先告退。”张晏说道。

“王学善能有什么秘事,你也留下来听听。”元鉴武说道。

过了片刻,王学善随黄门太监进来,看到张晏在殿内,叩安后奏道:“臣有紧急秘事相奏……”

“有什么事情快说,张晏无需回避。”元鉴武说道。

王学善眼睛转了两圈,张晏在这里倒出乎他的意料,担心给他看出破绽来,但都走进了文华殿,就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说道:“臣得秘报,海陵王及太后已于三日前给秘密接进淮东军在崇州的军营……”

“什么,淮东好大的胆子!”元鉴武豁然站起来,怒目瞪向王学善,好像是王学善将鲁王接了过来。

张晏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也不顾失仪,厉声质问王学善:“王大人说这话,可有什么依据?”

“要什么依据,淮东兵马迟迟未动,可不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元鉴武失去理智的厉声质问张晏,“到现在,你还要替淮东辩解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