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宁风月 第一百七十章 疥癣之患(第2/3页)

赵舒翰微微一叹,虽说江宁清流对林缚的排斥越来越严重,但是在他心里认为,最终能力挽狂澜的,恰恰是林缚这样的人物,而非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清流之徒。如今他看到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自诩清流者,也越发厌恶,外忧内扰,心里也积了些郁气,要么邀葛司虞来河口散心,要么就闭户在家做学问。

“不说这些了,在此长嗟短叹又无益时局,征事郎民勇之策若能行之府县,堪为治国安邦的良策。舒翰,你们一起去看民勇编训。”葛司虞从江宁工部将作厅主事任上转去龙江船场做副监,虽说还是九品芝麻小官,毕竟是项实职,林缚下定单造的两艘五桅帆船便是在葛司虞的监管之下。他在河口建了宅子,打算过些天就全家迁到河口来,心情要比赵舒翰愉快多了,怂恿着去看围拢屋西看民勇编训。

※※※※※※※※※※※※※※※※

河口安置流民以及避兵祸难民超过四千人,不仅为河口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力,也为林缚在河口编练民勇实行阶梯武备提供了人口基数。

朝廷许四府正式公开的编练乡勇,除粮饷兵备需地方筹备外,其他皆同镇军,亦授武官。河口之民绝大多数为陷落寇手的石梁县籍人,在河口编练民勇也就有天然的名义。

当然,此时大规模的编训民勇,就不再仅仅是为集云社武卫提供后备兵员,为取得林廷立等林家人与顾悟尘的支持,林缚必然要同意将来上林里乡勇亦可从河口编练民勇中捡募精壮补充战损。

如今顾悟尘、林庭立在东阳编练乡勇,势必以林济远、陈寿岩率领的两百上林里乡勇为骨干,林缚在河口编训民勇实际上也是为东阳乡勇训练后备兵员,也只有如此,林缚才能在河口便宜行事。

林缚此时整理、编撰出来的练兵细则积累已经五六十页纸,他没有瞒杨释,自然也没有瞒顾悟尘的意思。毕竟他的练兵思路与当世主流有很大的差异,顾悟尘他们一开始也没有特别的重视。

河口一战,集云武卫大多数都是新编入的林家乡勇,在林缚身先士卒的率领下却势如虎狼,战斗面貌要远强过整编前,新编武卒都是杨释亲自从流民中捡选出来的,交由林缚训练才有两个月,赵虎率之乘车船而战在朝天荡里破寇船阵如破竹,如脱胎换骨。河口之战所战的敌寇可以说都是散勇,曲家通匪案也没有对外详述曲家通匪案的细情,但是亲眼目睹河口之战的内部人员都能看到林缚身上遮掩不去的练兵才能。

杨朴、马朝等在军营长期厮混过的人也认识到,要是朝中给东阳的三千定额乡勇都能有河口之战中集云社武卫所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将刘安儿部从东阳府北境驱逐出来就容易多了。

顾悟尘与林庭立在东阳编练乡勇的压力很大,林缚在河口的工作其实是分担了他们的一部分压力,顾悟尘甚至拨备一万两银子给林缚专用此事。

顾悟尘是务实的,查抄曲家他这边截留下超过二十万两现银,没有什么犹豫不决的,除林缚、陈元亮、张玉伯等人私分外,他名下所得最多高达十二万两现银。顾悟尘他远强过普通官吏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想着将这笔银子满足自家的私欲,而是打算将大部分银子都贴去编练东阳乡勇。

朝廷只给了练兵的正当名义,但是三千乡勇要练成精兵,一年粮饷就要六万两银子,辎重兵甲配备费用更是高得惊人,这些都要地方自筹。顾悟尘要成事,这时候跟地方扯皮又会延误时机,不能不先贴银子进去。

当然,顾悟尘能如此贴银子进去,东阳乡勇练成之后,也不可能不成为他的嫡系。

顾悟尘囿于党争,也有些迫不得已,就像林缚不得不依赖顾悟尘一样,顾悟尘不得不依赖朝中的张协等楚党没有选择。除此之外,他还是很有能力跟魄力的官员,要远强过他人。

所谓民勇,是林缚结合当世乡勇与后世预备役两者形式加以变化所确定。

对河口十五岁以上男子全员分批次的进行为期十天到十五天的集中军事训练,是为续备民勇。从续备民勇中捡选精壮,每个季度再进行为期十五天的集中军事训练,是为骨干民勇。以骨干民勇作为河口的基础防卫力量,以及给武卫及东阳乡勇提供一部分后备兵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