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饿肚子的宰相(第2/3页)

随即,文彦博划出了一块专门的市场,并且安排人员和兵丁,前去守卫。

在市场的交易中心,有许多牌子,上面会开列出商品的内地价格和边地价格,并且出台一个指导价。

如果严重背离指导价,交易可以作废。

譬如说,一匹绸缎,在内地10贯钱,边地20贯钱,在市场上,指导价格通常会略低于边地价格,定在18贯左右。

显然,这一项措施,极大保护了西域胡商的利益。让大胡子们感激涕零,他们终于见识了大宋文官的风采,果然是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对待所有人,哪怕是外人,都是一视同仁,实在是太贴心了。

很快,所有的胡商都主动登记,在交易中心进行贸易。

虽然要缴纳十分之一的交易税,但是胜在价格公道,商品质量有保证,他们简直是求之不得。

当然了,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得清楚,文彦博的鬼把戏。

譬如价格上面,边地价格,也分成很多种,横山的售价,和幽州一样吗?秦州的,和延安府一样吗?而且不同的时间,因为货物供应不稳定,价钱也有差别。

文彦博选了最贵的地方,最贵的时间段,所以标出来的边地价格,根本不是大宋商人能卖到的价格。

实际上,指导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丝绸均价。

大宋商人,已经狠狠赚了一笔。

文彦博又规定,所有交易,必须使用大宋的交子,这样一来,西域商人带来的金银,就必须先兑换成交子。

当然了,文相公不会让客人吃亏的。

可看似公允的价格背后,却是交易中心快速积累贵金属,有了贵金属作为保证,就可以发行更多的交子。

然后用精美的纸,去采购西域的货物……这一套生意经,王宁安只是点播了几句,文彦博便心领神会,着实是高明。

这也和经营西京银行有关系,说到底,文相公已经和传统士人渐行渐远,他已经领悟了金融商业游戏的规则。

玩得风生水起,赚得脑满肠肥。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文彦博就把10万贯揣进了腰包,顺便还拿了几块值钱的土地。

照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积累一大笔财富,如果打通了河西走廊,说不定能赚得更多!

再有大宋施行铜本位,说实话,铜的价值还是太低,要买一匹丝绸,就要用五倍于丝绸重量的铜钱,才能购得,非常麻烦。

假如能发行银币或者金币,那样的话,可就赚大了!

文相公满眼都是金光灿灿的小星星。

他立刻给儿子文及甫送信,丫的见你老爹受苦,居然不跟着来西北,还留在洛阳享受,你想造反啊?

文彦博在信里都开骂了,臭小子,赶快滚过来,一起商量发财大计,敢不过来,老夫就不认这个儿子!!

把信送出去,文彦博又觉得自己身边缺少帮手,什么都靠着自己一个人,还不累死!

他想了想,就去找那些耆英社的宿老了。

这帮人别的本事不行,但是行政才能还是很不错的,几十年的历练,哪个不是人精儿?文彦博先找到了宋庠的家。

耆英社的几位都算是发配过来的,他们没有府邸宅子可住,宋庠一家,挤在了一个东倒西歪的四合院。

房间昏暗逼仄,周围污水横流,邻居也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宋相公哪受过这个罪啊!

自从住进来,他从没踏出院子半步,整天在翻着他的一箱书,翻得都快烂了。

今天宋相公却看不下去了,道理很简单,都到了下半晌,还不吃饭,想饿死老夫啊!好不容易适应了粗粝的粮食,老夫已经别无所求了,怎么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啊?

宋庠气哼哼出来,结果正好看到老妻,还有两个儿媳妇相对哭泣。

“哭什么,为什么不做饭?想饿死人啊?”

他吼了两嗓子,夫人满肚子气,也忍不住爆发了。

“老爷,你还以为自己是致仕相公啊?你是发配的犯人!路上还有吃的,到了兰州,都一个月了,朝廷早就不发粮食了!”

“什么?”

宋庠瞪大了眼睛,怒吼道:“不发粮食?他们想饿死老夫不成?那,那这些日子,咱们吃的粮食,都,都是从哪来的?”

“你才知道问啊?咱们家,咱们家也要典当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