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3/3页)
但是这个机会索天雄不想轻易放弃,纵使军中无人策应,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他也要前去与李纲谈一谈。能说得动李纲最好,即便说不动,他相信李纲也绝对不会加害于他。于是他即与索飞春赶往武昌。
由于索飞春担心父亲劳累过度疾患复发,不肯让索天雄赶路过急,待他们到达武昌时,李纲大军业已开拔。这父女俩便又锲而不舍地转赴江宁。
在索天雄看来,李纲移师江宁,颇为耐人寻味。说不定李纲已生立足于江宁进行武装割据之心,这里面便大有因势利导之隙可乘了。在这瞬息万变的时刻,一切皆有可能。古今多少兴亡,往往不就是铸就于某个瞬间吗?他却不知,那个瞬间早已一闪而过,李纲东进江宁,只不过是在执行赵构的指令而已,舍此并无其他用意。这时的李纲已不是一只无头鸟,赵构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一纸檄文便将李纲收归麾下。在李纲的心目中,已经将那个理直气壮地向他发号施令的康王殿下视为了朝廷的当然代理人。
情况变化之快,使得索天雄无从逆料。而他更没想到,江宁,这座自越王勾践时兴起于雨花台下的千年古城,竟会是他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