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第3/6页)
这样一来就给燕青布下了真假难辨的迷魂阵。燕青费尽心机连杀了三个童贯,事后得知全是假的。
这种状况若放在旁人面前,也许未见得多做计较。哪怕你鼓捣出一百个童贯来,老子逮着一个杀一个,早晚有一天能逮着那个真的!但是放在燕青面前,却令他犯了踌躇。燕青是绝对不愿滥杀无辜的。特别是听说有一个假童贯被刺身亡后,其老母痛不欲生,竟致投井自尽,燕青更是感到天责地谴,愧疚难当。燕青尝自谓平生未做过亏心事,而这三次的误杀无辜,却成了他心头一块擦抹不去的阴影。
为了不再继续制造这样的悲剧,燕青只得噙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血誓,权且中断了针对童贯的暗杀行动。
然而作为一种护身措施,童贯从此却一直没有停止使用替身。以致后来钦宗皇帝在派员追杀被贬而窜至南雄的童贯时,特令密使张明达必须将其首级完好带回加以确认。是时那童贯之首被枭后,马上便被用水银生油浸泡,尔后即以黑漆木匣加牛皮封条贮之。带回京城经查验无误,那颗狗头曾被悬于开封府衙前示众三天,时有数万众前往围观唾骂。此为后话。
话说人生离合聚散,冥冥中皆有定数。有缘者千里亦成姻配,无缘者终至劳燕分飞。燕青虽在情势所逼下重生反意,应允了加盟龚定国、楚红的义军,却到底未能在山寨里待得长久。前后加起来总共也就三四个月的光景,即与他们分道扬镳了。
究其原因,又非可一言蔽之。
当时龚定国、楚红邀请燕青加盟,态度确实都非常诚恳。但对于燕青加盟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谁都没有事先想到。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座次的问题。以文韬武略、内政外交上的才干和在江湖上的名声威望而论,山寨当以燕青为首无疑。但这支队伍乃是龚定国与楚红拉起来的,忽然改由燕青坐大,就有许多关系不好处理。
这个矛盾倒还好说,燕青本不是个争权夺利之人,坐第几把交椅他并不会计较。而接下来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便不那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燕青与龚定国、楚红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关系问题。在此之前三个人都忽略了这件事,但当燕青与龚定国、楚红在山寨里朝夕相处得时间长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便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在楚红的眼里,燕青和龚定国都是顶天立地、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都是值得一个女儿家托付终身的优秀男人。可是若将两个人放到一起比较,却还是有个高下之分。龚定国具有的所有优点,比如说豪爽仗义、果敢刚强、胆大心细、疾恶如仇等,燕青无一不备。除此之外,在燕青的身上还多了一份儒雅飘逸的风流神韵,这就是龚定国所不及的了。而这一点恰恰是很能打动女孩儿的心弦的。
当初楚红对燕青一见倾心,首先就是为燕青身上焕发出来的那种难以言喻的风采所痴迷。如果没有燕青这个人存在,楚红可能会觉得此生得遇龚定国心愿足矣,然则既有燕青出现在先,便令其他任何男人在楚红心目中皆减了颜色。况且她又是曾经宋江做主与燕青定下过婚约的,因而这少女情怀便难以自拔地顽固地锁定在了燕青身上。如今历尽波劫终于又同燕青聚首,虽然不便急于倾诉衷肠,但其对燕青的亲昵眷恋,却情不自禁时时溢于言表。
这个情况很快便为龚定国察觉。
龚定国自从对楚红萌生爱意,深沉的恋情便与日俱增,却是苦于楚红在这一方面总是对他若即若离。出于对楚红的尊重,龚定国从来没有做出过强求楚红接纳他的感情的举动,他只是在对楚红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耐心地等待着楚红的回应。
龚定国能感觉出楚红对他是很有好感的,在长时间的共患难中,他认为自己也完全具备了与楚红结成人生伴侣的一切条件。然而楚红在感情上却始终与他保持着兄妹加战友的关系,不肯再前进一步,这颇令龚定国苦恼和不解,搞不清其中的障碍在哪里。
燕青进入山寨后,龚定国十分敏感地从楚红对燕青的亲昵态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楚红的意中人乃是燕青!
这个发现,对龚定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打得他魂不守舍,苦不堪言。任他龚定国再是一条襟怀坦荡的汉子,面对着一个强劲的情敌,相处起来也很难做到自然和谐。龚定国尽量控制着不让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有时遇到楚红与燕青在一起谈话,便有意地回避开去。这就使得他与燕青之间产生了一层无形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