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第5/7页)

这时的官军虽遭重创,但其兵力和战斗力其实仍不在梁山泊伏击部队之下。如果能有组织地进行抵抗,是可堪一搏的。然而此时这支官军在精神上已被完全击溃了,所以他们根本无心估计伏击部队究竟有多少人马,亦无心再进行殊死肉搏。许多将士逢着梁山人马,即仓皇丢了兵器,伏首乞降。

梁山泊义军无甚优待俘虏的明确政策,只管呐喊着向那数千名囊中之物砍杀过去,逢着不降的也杀,逢着降的也杀。尤其是李逵麾下那几百条步军汉子,多为饱受官府欺压、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的苦主,今日里得着了这个报仇的机会,如何不如狼似虎、纵横叱咤,放开手脚杀他个淋漓痛快!

这一番厮杀,梁山泊义军势如破竹,直杀得官军这股先锋部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除少量官兵经过苦苦哀求幸免一死当了战俘,若干小股人马侥幸溃入山林成为散兵游勇,大部分的官军兵将皆做了刀下之鬼。先锋大将段鹏举强行突围不成,被大刀关胜斩于马下。

先锋部队陷入梁山泊的伏击圈时,在后面跟进的童贯已感到进军途径与图形有异。正疑惑间,接到探马飞报,前方道路狭窄处,突发礌石滚木将中军与先头部队隔断。童贯情知中计,正要传令部队迅速冲上去,全力打通道路,增援先头部队,却见两翼的峦陵后面密密麻麻地现出了无数旌旗。接着,有一股浓烟冲天而起。

浓烟起处,影影绰绰有一个道士披发仗剑,手舞足蹈。随着他神乎其神、玄不可测的祈咒动作,山野之间渐渐烟尘腾扬,一阵阵的喊杀声似浪潮般从遮天蔽日的烟尘中发出,其声势之豪壮,宛如有百万雄师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这是梁山泊为阻止官军大部队向前突击增援而设的疑兵之计。立于山头作法的,是颇谙心理战术的“入云龙”公孙胜。散布于山野间的,其实只有不足千名士兵。这些士兵的任务只是在山坡后面策马扬尘,放烟呐喊,与浩大的童贯中军相比,可以说根本没有一点战斗力。林立于峰峦间的旌旗亦为虚设,旗下何曾有一兵一卒。

然而这时先锋部队中伏被围的消息已在中军里传开,官军将士的心情已经紧张起来,见到身边又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伏兵,人人不战自惊,哪里还辨得出真伪。更兼公孙胜在山头上遥遥弄鬼,于黑烟缭绕中做出许多的古怪动作,直唬得官兵们六神无主。那时候的人们迷信心理甚重,军队之中亦然,是很惧怕江湖强人以所谓的妖术助战的。

忽然间红光闪闪几声巨响,是梁山泊火器头领凌振,用其自行研制的火炮将几发炮弹发射到了官军阵中。炮弹轰然炸开,已经惊惧不已的官军士兵只道是贼人的妖术显了灵,登时魂飞魄丧地炸了窝,慌不择路地掉头便往后跑。后面的部队见前部溃不成军地逃将下来,以为是中了埋伏,不问情由便亦惊恐万状地撒腿而逃。这股溃兵之潮越卷越大,很快就形成了上万人马的大溃逃。

童贯欲待稳住阵脚,哪里还稳得住。他气恼交加地挥剑亲自斩杀了三四个溃兵,根本无济于事,自己倒身不由己地被溃兵裹挟着也连连向后退去。那帅旗一退,反过来又对全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官兵都认为今日里确实是兵败如山倒了,溃兵大潮愈发地汹涌澎湃,一泻而不可收。混乱中相互拥挤践踏,致死致伤的也不知有多少。

一直奔退至山外,回首察看并无梁山泊军马追杀过来,全军上下才松了一口气。官兵皆已体力不支,就地瘫倒,喘作一团。

此时有探马报来,刘梦龙的船队在湖泊深处遭到伏击,战船被悉数焚毁,进剿水军全军覆没。

童贯阴沉着面孔点点头。他遥望着远处那依然笼罩在黑烟黄尘中的山谷峰峦,心想段鹏举的那五千人马,恐怕亦是有去无还了。

回到大营帅帐,童贯踢桌擂案地发泄了一通,渐渐冷静下来,仰坐在虎皮交椅上,思索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承认,梁山泊这一场反围剿战役打得的确漂亮。但这并不意味着梁山泊的军事力量真是强大得不得了。官军此战失利,主要是由于误中了贼人奸计。而贼人之所以施此设伏诱敌之计,乃是因为若非如此,以他们的实力,断难与我征剿大军正面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