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4/6页)

吴用开门见山地告诉燕青,卢俊义之事虽与梁山泊无干,但宋江宋寨主急公好义,从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我们与卢俊义虽然未曾谋面,却是久闻其名,知其是条好汉,愿意结交这个朋友。宋寨主已经连夜差人前往大名府打探消息,一俟情报搞确,便可择机动手。

一番话说得燕青感激涕零,当时他就要去面见宋江跪拜谢恩。吴用笑止道,那就不必了,谢恩也不在一时,来日方长嘛。这几日须耐心等候消息,闲来无事,可让杜迁带你在山上水边转一转,观赏观赏我梁山泊的气象,看看此处是否乃英雄用武之地。

燕青听得出,此言是邀他入伙之意。在奔赴梁山泊的路上,燕青也曾考虑过,假如真的搬动梁山泊人马救出卢俊义,那么自己和卢俊义的处境便也是与楚红相仿,除了落草,别无选择了。但落草为寇毕竟事关重大,而且对梁山泊的情况他现在尚不真正了解,所以此时燕青不敢贸然吐口,只是含蓄地对吴用道,多谢吴军师美意,燕青正想就此领略一下梁山泊虎寨雄威。

接下来的几日里,燕青便随着杜迁,在山寨各处遍游了一番。所到之处,但见皆是营盘齐整,秩序井然,职责分明。虽然已是天寒地冻时节,无论水师陆旅,士兵的操练仍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尤其是作战阵法的演练,竟如朝廷的正规军一般,进退有致,变幻多端,一望可知内中必有高人指挥。燕青边看边在心里赞叹,这梁山泊到底名不虚传,远非寻常蟊贼草寇可比。这些人将来或许有些大作为,亦未可料也。

自古以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不知不觉间,燕青已有将自己视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之感,对这一片水泊山峦不再觉得陌生隔膜。只是营救卢俊义之事一日不竣,他心里的焦虑终是不能消除。

其实不单是燕青,包括宋江和吴用,自决定了欲将卢俊义救上山来立为副帅的大计后,心情也变得十分迫切起来。

也是合该卢俊义与梁山泊有缘,才未使宋江、吴用的这番心思落空。

原来那小梁山的魁首宋双,在打探得卢俊义以谋反罪名入狱后,马上便做了劫牢的准备。这是他赚取卢俊义上山谋略中的既定之策。如果宋双劫牢成功,卢俊义必会被留在小梁山。如果宋双劫牢失败,卢俊义难逃被就地斩决之灾,亦是难得再被营救上梁山泊。总而言之,只要是宋双的行动在先,宋江邀卢俊义加盟梁山泊的打算便悉归泡影。

谁知一件区区小事,竟然不仅使宋双的行动计划流产,而且令其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小梁山队伍顷刻之间毁于一旦。宋双的毁灭成全了宋江,然而对卢俊义来说,此事是福是祸,殊难一言以蔽之,只可谓天数使然也。

说来也是可叹,小梁山队伍覆亡祸事的缘由,不过是由一个年轻女子而引发的内讧。

宋双麾下有个唤作曾箫的头目,有一日下山打家劫舍,抢得了一个富户家的姑娘。那曾箫年过三十尚未有妻室,因见姑娘生得娇艳,且又正值豆蔻年华,就生出了纳其为妻之意。所以抢了姑娘上山后,他并未强迫为难于她,而是单置了一间房间与她居住,好饭好茶款待,亦允其在营寨中适当走动。打算着将其磨得服帖顺从后,与其成就如意姻缘。

那姑娘原是哭哭啼啼,惧怕不已。后来见曾箫待她不错,并未非礼,情绪渐渐安定下来。在曾箫不断的曲意奉承下,便萌生了听天由命之意。

眼看着事情正朝着曾箫设计的方向发展,孰料陡起不测风云。一日宋双巡寨至曾箫营中,撞上了在山坡上采撷黄叶的姑娘。多日未得下山嫖妓的宋双突然看见如此尤物,淫心顿起。得知此女乃是曾箫从山下抢来的战利品,宋双便肆无忌惮地将姑娘逼入了房中。当时曾箫外出未在营中,士卒喽啰哪里敢阻拦寨主。于是乎宋双就恣意一番,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

按照小梁山山寨的规矩,无论哪个头目抢上山来的女子,寨主欲要享用均无不可,还理应主动奉上。然而这一次曾箫是打算将此女娶为妻室的,情况便大不一样了。曾箫回营得悉姑娘被宋双强奸,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口无遮拦地大骂宋双不是东西,甚至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一类的话也吼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