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秦国建设篇实现帝国梦想(2)(第5/5页)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真、透彻、客观地总结了历史经验,他决定进一步缩小相权。首先,他对三公各自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武事由太尉掌管,同时设置御史大夫,专管监察,同时参与处理朝政,对丞相也进行了牵制。这样一来,丞相就彻彻底底的成了文官之长,而其他的特权则一律取消。
在削弱相权的政策中,有一个大家很不容易看到的盲点,那就是博士对相权的削弱。博士这一官职专门授予那些通晓古今、博览群书的人,由于这些人经常活动在始皇的左右,他们在皇帝身边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如果和博士产生了分歧,那真是非常严重,他们这种软实力对其他官职的威胁也是相当的严重。
熟悉秦朝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是个相当迷信的人,甚至曾一度想炼长生不老丹。因此,他对号称“通古今”的博士也就相当信赖。秦始皇二十六年刚刚统一六国组建秦帝国,他下令朝臣议帝号时,就规定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与博士商量后才向他那儿汇报。这样一来博士虽没有实权,但却能够影响到国家部分决策。
为了显示对读书人的尊重,秦国在焚书坑儒时,专门下了一个赦令,博士是唯一有权读禁书的人。因此,表面上只是文官的博士依靠这种软实力,在事实上构成了对相权的一种削弱。有说法云:一着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名相”吕不韦的出现,导致了皇帝在各个方面都对丞相存有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