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一)(第3/4页)
都头,又称为捕头,是其上司县尉的副职,是郡、县境内负责缉盗、缉凶的微末小官,勉强挤入九品三十阶这个行列。
一般而言,一个小县设县尉一名,大县两到三名,而广陵府作为广陵郡的首府,设有县尉三名,每名县尉手底下又有都头两到三名,这样算起来,都头可以说是大周吏部制度下最小的官,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谢安辖下的南、北镇抚司这两个谍报机构府衙,在南镇抚司六扇门担任都头职位的萧离,品阶就是正六品上,几乎相当于某些小郡的郡守。
在谢安的目视下,那李央似乎也注意到了小丫头王馨,眼中闪过一丝惊愕,继而脸上的挣扎之色愈发明显,这让谢安对此人有了些许好感,毕竟此人还算是明白是非。
可注意到这一点的邓元却是皱起了眉头,闪过几分不悦,冷冷说道,“李央,本公子的话,你也敢不从?——信不信本公子即刻叫人扒了你这身官服?”
李央闻言暗叹一声,走上前几步,朝着谢安抱拳说道,“广陵府府衙都头李央,眼下怀疑你二人与流寇有些关联,请两位随本都头到府衙走一趟!”说着,他一指谢安与苟贡二人,沉声说道,“来人,将此二人拿下!”
他刻意地忽略了小丫头王馨,显然是不想让好友之女陷入这场祸事中,可惜王馨少不更事,见素来亲近的李叔叔竟然要叫人捉拿她身边这位可恶的义兄,大为着急,愕然喊道,“李叔叔,为何要抓我哥?”
这个蠢丫头!
谢安暗暗摇头,心中不由思忖自己收的这位干妹妹实在是蠢地可以,竟然看不出那李央有心要庇护她,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王馨护在自己跟前,谢安还是很感动的。
正如谢安所猜测的,李央显然是想包庇王馨这位旧友的女儿,可如今小丫头这一喊,却是叫他实在有些措手不及。
“哦?还是兄妹二人?——一并拿下!”听到了小丫头喊声的邓元冷声喝道。
眼瞅着护在谢安身前的小丫头王馨,李央犹豫一下,回头对邓元恳求般说道,“邓公子,此女乃王县尉之女,乃当地人士,卑职以为此事与她无关,不如……”
“不如什么?”邓元眼睛一瞪,愠怒喝道,“本公子叫你一并拿下,没听到么?”
李央哑口无言,望向王馨的眼中闪过几分愧疚之色,正要上前,却听邓元又说道,“等等!”
还以为邓元改变主意的李央面色一喜,下意识转过头去,却见邓元摸了摸下巴,似笑非笑说道,“王县尉……你说的王邬?——嘿,王县尉,那个替罪羊还真以为自己升官至县尉,赴任当日拍着胸脯说什么要惩恶扬善,想起来就好笑……这丫头就是那王邬的女儿?”
李央眼中闪过几分怒色,一闪而逝,低着头,双拳捏紧,只是碍于邓元的权势不敢发作。
可谢安却没什么顾虑,眼瞅着小丫头王馨听见邓元那刺耳的笑声眼眶通红,他整张脸彻底沉了下来,在深深望了一眼邓元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邓元皱眉问道。
“笑你不知死活!——尔等且看看身后!”
邓元闻言下意识地转头,继而眼眸一缩,浑身一颤,因为他注意到,他脖子处不知何时竟然架着一柄乌黑的匕首,而匕首的主人,一个穿着打扮如寻常百姓的男子,正一脸凶狠地瞪着他。
不单单是他,邓元身旁二十来个衙役,每个人身后不知何时都出现了一个手握匕首的男子,将匕首架在他们脖子上,愣是唬地那一干衙役不敢动弹。
唯独李央因为站得靠前,避免了这份被人刀刃加身的窘迫。
“长孙武,你敢袭官?”眼瞅着悬在自己脖子处的乌黑匕首,邓元惊人喊道,比起方才的盛气凌人,眼下他的口吻充满了惊恐。
“你算哪门子的官?”谢安冷笑一声,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手背,暗中安抚着她的情绪,继而抬手一指邓元,淡淡说道,“将这小子带过来!”
话音刚落,邓元便感觉自己被人狠狠一推,跌跌撞撞朝前奔了几步,扑通一声摔倒在谢安跟前,待他想站起身来时,他猛然感觉自己脖子上又沾上了什么冰凉的东西,骇地他一动也不敢动。
“丫头,搀哥哥起来!”吩咐了小丫头一句,在小丫头的搀扶下,谢安坐起身来,居高临下注视着被迫跪在他跟前的邓元,望着他一脸的惊怒之色,冷笑说道,“邓元,你几番口口声声说本公子可知你身份,那么,你又是否知晓本公子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