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各有谋划!(第2/3页)

“唔……”江哲急地直抓脑袋,忽然灵机一动说道,“哲得到那本书的时候,封面已是无比的破旧,已不知是本什么名字的书了,前面是剑法,后面是文治武韬……”

“哦?”太仆王令无比可惜地叹了一句,“那倒是可惜了……”

曹操疑惑说道,“写书之人必在书后留下其名,守义那本不曾有?”

“有倒是有啊……”江哲心中苦笑道,对不住了大大,先拿你顶顶……

“乃是何人?”太仆王令一脸的好奇。

“姓张名……名良……”

“留侯张良?”曹操惊呼一声,一脸的震惊。

太仆王令张了张嘴,也是被江哲这句话吓地不轻,张良何许人也?乃是旺汉四百年的开国功臣,其在高祖麾下为谋,计策不绝,乃是神话一般的人物……

这……江哲显然估计错了此时张良在三国时代的影响力,在他这二十世纪人看来,张良也只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在三国时代的人可不怎么想啊!

原来如此!曹操看向江哲的眼神越来越灼热,回想起旧日在洛阳城中离奇相识的情景,曹操心中暗暗说道,“莫非真是上苍念我曹孟德旺汉之心虔诚?特派此人来助?”

“原来江大人竟是有缘得留侯书卷……”太仆王令又是羡慕又是叹息地说了一句,随即对江哲说道,“日后江大人若是有事,令当尽力协助!”

“不敢!”江哲微微低了低头,暗暗恼道,早知道就不说张良了,要是其后露出马脚那不是很麻烦?

天子想必也会惊叹吧!太仆王令暗暗说了一句,对曹操江哲说道,“令不耽误两位归府了……”

“大人慢走!”曹操还礼说了一句。

此子当真是福缘深厚……深深看了江哲一眼,太仆王令拱手说道,“告辞!”

“慢走!”

太仆王令离开,曹操与江哲自然归府而去,但是太仆王令并没有回自己府邸,而是又去了天子寝宫。

“什么?江守义是留侯传人?”天子协越说脸上喜色更甚,“便是高祖曾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的留侯张良张子房?”

“臣见那江哲不是信口开河之人,想必果有此事!”

“好!好!”天子协大喜,在寝宫之中来回走着,喃喃说道,“高祖昔日麾下功臣之后,朕已得曹孟德,如今这江哲又是留侯传人,我大汉必是破而后立!”

“陛下,是否容臣再去试探试探江守义学识?”太仆王令知道天子的心思,讨好地问了一句。

“不必了!”果然,天子协笑呵呵地说道,“江守义乃是司徒公与蔡中郎看重之人,学识岂会一般?莫要自寻其辱!”

“陛下英明!臣遵旨!”太仆王令不愧是心思玲珑之辈,一句话就让天子协脸上喜色不止。

笑了一会,天子协的脸色慢慢阴了下来,沉声说道,“袁本初早先视朕之诏书如无物;江东孙坚竟然私留国玺,然其身死朕便不与其计较,但是其子孙策不将国玺归还朕,竟敢用其与袁公路做抵押,借得三千精兵;袁公路,朕如今便是在等你……”

太仆王令想了想,上前说道,“陛下既知大汉神器被汝南袁术私下藏着,为何不诏书一封令其将神器上归国家。”

“哼!其兄如此,其又能好到哪里?”天子协沉声说道,“算了,日后再说!你先下去吧!”

“臣告退!”太仆王令恭敬地行礼退了出去,走到门外,回望一眼,心中叹息一句,天子虽是年幼,然城府颇深……

“如何?”对着空无一人的屋子,天子协淡淡说了一句。

随即从房中屏风之后转一人来,乃是宗正刘艾。

“若是那江守义有司徒公一半忠心汉室,司徒之位交与其也无妨!”

天子协听了默然不语,半响之后抬头对宗正刘艾说道,“曹操此人,皇叔如何看待?”

“曹操?”宗正刘艾犹豫了一下,对上天子协的视线,“汝南许劭曾言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其人心性可见一斑,陛下不得不防着些!”

天子协叹息说道,“若是朕身边有江哲、荀攸等王佐之才,岂会如此?董承、杨奉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朕尽力安抚曹操,此二人倒好!处处与曹操为难,今日朝中更是妙,几句话就将江哲推到曹操那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