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在问这话的时候,皇帝没觉得儿子真的有进展。

但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说完之后,竟然没见儿子脸色低落,小小一个孩子笑眯眯的把手伸到他的跟前,骄傲的给他比划着,“一点点,已经有一点点了哦。”

皇帝有些诧异,“真的?是小九自己想出来的吗?”

“当然是真的!”赵远重重点头,“是小九和工部的那些大人一起想出来的,太子哥哥说,那些都是能工巧匠,特别厉害,有问题就找他们,他们肯定能解决。”

他提供思路,那些人倒也不是样子货,大家一起思考,倒真的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皇帝一下被逗笑了,他算是看出来了,太子仁善软弱,但在涉及小九的事情上,倒难得能不讲道理一些。

亏得对方能说出这种话来。

那压力全推到工部的那些人那里去了。

他笑道:“那小九你可真厉害,父皇就等着看你之后的成果了,你一定能自己把欺负你的人给打倒。”

“嗯。”赵远认真的点头,一本正经的道:“小九会的。”

皇帝于是又被逗笑了。

赵远无语的看着他。

皇帝看了他的小表情,笑的停不下来。

赵远:……

他其实未尝不知道皇帝很多时候是在故意逗他,但赵远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利益,都乐于配合。

父子俩你来我往的说了好一会儿话,一直到最后,皇帝也没说宫中关于赵远的传言,只把他给放走了。

有了皇帝的这番表现,赵远的工部之旅越发的理直气壮了。

皇帝都默认了,他的做法就是正确的!

至于其他的,就让皇帝自己帮他解决吧。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宫外,阚元化也听说了九皇子放言要做出更好的纺车和织机,抢生意的事。

对此,他轻视一笑,嘴上轻飘飘的说道:“倒是想的不错,可惜啊。”

小孩子就是容易异想天开。

对于自己经商的能力,阚元化从来都不怀疑,他并不觉得一个五岁的小孩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威胁。

与之相反,倒是英国公府给他的压力不小,他在京城的生意都被打乱了。

都说民不与官斗,在京城,英国公府确实和一般的皇亲国戚不同。

就算他背后站着的人也是皇室中人,这种时候,尤其是他先理亏的时候,也只能暂时先忍了。

时间过去的不少了,皇宫中,连后宫都懒得再传九皇子喜欢织布的消息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皇帝不允许有这样的流言。

赵远每天按时上课,中午和下午的空档就去工部,继续忙活他的纺车还有织机的事情。

先前只有一个秦书听他使唤,不过在他决定改进纺车的时候,就让这边的管理者给找了在相关方面比较擅长的工匠。

现如今,他娘已经是妃位,他自己也有自主的能力了,在他提出要求之后,工部的人可不敢再敷衍他。

赵远天性是比较喜欢学习的,他一边时不时提出一些天马行动的构思,去激发这些工匠的灵感,一边也顺道着从这些工匠这里学习一些自己未曾学过的东西。

就这样,等到工部的人兴高采烈的来禀报九皇子做的纺车成功了的时候,皇帝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你刚才是说,你们弄出了更先前的纺车?”

那回话的人满脸欣喜,大家都是工匠,自然能清楚这东西的价值如何,这绝对会对当下的布料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但这种功劳大家可不敢随意抢走,那人回道:“这水力纺车能够做出来,少不了九皇子在许多地方的巧妙构思,臣等无非就是顺着九皇子的想法去做,这一切都是皇子的功劳。”

说完,他又面带推崇,激动的脸色通红,“当下用的纺车,一天顶多能纺纱两三斤,但九皇子弄出来这个水力纺车,一天至少能纺纱上百斤。”

这个数量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连皇帝听到了之后,也是心头猛地一跳。

他也顾不得和这人争论到底这个纺车做出来谁的功劳应该更大一些,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这个水力纺车到底怎么样。

这些人有没有夸大其词等等。

他起身,“先起来吧,带朕去看看你们弄出来的这个新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