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方早期电报发展(第3/5页)
这是一个相当巧妙的设想,可惜的是由于几何学上的限制,这个机器只能传送20个字母,J、C、Q、U、X、Z是没法表示的。
第一次电报试验设在了伦敦火车站,长度是2.4公里,从休斯顿站一直连接到卡姆登镇。在众多社会名流注视一下,库克成功地给惠斯通发去了一封电报,五分钟后得到了对方回复,大获成功。虽然实验成功了,但可惜这一次试验并没有引起铁路当局的太大兴趣,只当它是个小玩具。惠斯通因此有点心灰意冷,好在库克深具商人头脑,一直多方游说,不肯放弃。到了1839年,他们终于得到许可和一位爵士的慷慨投资,从帕丁顿修了一条电报线路到西德雷顿,后来在1941年又延伸到了斯劳站,全长大约25公里。理论上每分钟可以把15段信号传输至28万公里之外。
当时伦敦人把这个新奇玩意当成是科学奇迹的一次展示——当然,它也仅仅只是一个奇迹罢了,就连投资的爵士都没对其抱有太大信心,权当是资助科学研究罢了。这种乏人关注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845年,才极具戏剧性地发生了转变。
1845年伦敦的一天清晨,一位叫莎拉·哈丁的女性被发现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伦敦警方经过缜密调查,很快查明有一位叫约翰·塔维的绅士时常拜访她,目前这位绅士暂居伦敦的斯劳区。当警方赶到斯劳区的时候,发现这位塔维先生已经在车站上了一辆慢车前往帕丁顿。
警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倘若等到塔维抵达帕丁顿,再转乘别的火车离开伦敦,就会让缉捕变得极其困难。他们最初打算用马车传讯,可马车的速度岂能赶上火车?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忽然想到了连接斯劳车站与帕丁顿车站的新型电报。虽然大部分警官对电报是什么还懵懂无知,不过死马当活马医,事急从权,也只好拿这东西来试试看。
苏格兰场的警官们立刻跑进电报室,命令发报员立刻向帕丁顿站拍发塔维先生的外貌描述,要求帕丁顿车站的警察在火车一进站就立刻执行拘捕。
在外貌描述里,警察把约翰塔维描述为一个教友派信徒(Quaker),但是五针电报机上没有Q这个字母,于是发报员改用kwa来代替。帕丁顿站的收报员看不懂,立刻回复要求重发,来回折腾了好几次,眼看火车要进站了,还是没结果。这时一位职员灵机一动,让收报员先容对方拍完,再看全文不迟。到了最后,帕丁顿站的收报员才搞明白,原来对方拼出来的是kwaker,与quaker谐音。
凭借着外貌描述,帕丁顿站的警察很快就锁定了约翰·塔维,他们尾随着他出了车站,并在一家咖啡馆里拘捕了他。这次凶杀案全靠电报的传递迅速才告破,伦敦城引起了轰动,各大报纸纷纷以黑字标题渲染这一次案件的告破:“科学的胜利”、“神奇的远程通讯仪器揪出了凶手” 原本就快黯然退场的五针电报靠着这次凶杀案,戏剧性地扭转了局面,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
惠斯通后来一直致力电报机的研发,在海底电缆、自动拍发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1859年,他还曾受邀作为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技术顾问。他与库克合作注册的电报机专利,给他带来的收益有30多万英镑,可谓名利双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的历史书上,都写着他是电报发明的前辈先驱,与摩利孙、查佩兄弟、许林格并列。电报发明者的荣誉,却与他失之交臂。
这是为什么呢?
如前文所叙,惠斯通所发明的五针电报机天生就有字母缺失这么一个致命缺陷,这个弱点在哈丁凶杀案中暴露无余。虽然这款机器因哈丁案曝得大名,却始终无法真正广泛流行起来。惠斯通曾经下过大力气进行过改进,可惜问题出在基础理论上,他的改进工作治标不治本,一直无法根除。
他为了寻求更好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曾在1844年向英国海军建议使用电报。然而英国海军拒绝使用惠斯通电报,他们对五针电报机的缺陷知之甚详,不放心把大英帝国的骄傲交到这么一个小玩艺儿手里。可惜的是,英国海军敏锐地洞悉到它的缺点,却无从觉察其中蕴藏的巨大潜力,结果他们仅仅只是生硬地给惠斯通回复说:“除了现有通信系统以外,我们不打算使用任何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