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失重的复仇(第5/12页)

陈群沉吟片刻,让赵彦写了份荐牍,然后放入一个标着“逸才”的竹筐里。每年西曹掾都要搜集大量逸才资料,逐一甄选后存入内档,以备举荐拔擢之用。赵彦一看,有些着急:“不能早些发征辟文书吗?”陈群奇道:“这征辟的名单,不是随便定的,还得要曹司空过目才能发出。彦威,你干吗这么急?”

赵彦自然不能说出司马懿身陷黑牢的事,他情急之下只好说:“据说袁绍也对司马懿有兴趣,若是我们不快动手,让他跑去袁绍阵营岂不可惜。”袁、曹对人才的争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不少人从袁投曹,也有不少人从曹投袁。

陈群想了想,把司马懿的名刺从“逸才”筐里拿出来,夹到另外一叠文书里去:“这批文书会在两天后送至官渡,曹司空那里批准,这里就会马上发文征辟。”

赵彦无可奈何地闭上了嘴,生怕自己再坚持,就会被陈群看出端倪来。现在他只能暗暗祈祷,希望司马懿能多撑几天。

公事谈完了,陈群说:“晚上一起吃饭?给你洗尘。”赵彦摆摆手道:“我还得去少府那里,跟他说一下寻访隐儒的事。”陈群一听,便不再挽留。赵彦告辞,转身离开西曹掾。快要出门的时候,陈群忽然把他叫住。

“彦威,你这次出去,是不是碰到什么事情了?”

“长文何出此言?”

“总感觉你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陈群皱起眉头。他阅人无数,能看出赵彦的元神似乎被秋水洗过一遍,人还是那个人,可气质大不相同。可究竟有什么不同,陈群试图找一个词来形容,最终还是放弃了。

赵彦看到自己的朋友一脸困惑,没多做解释,只是轻笑一声。陈群总觉得那笑容里,带着点苦涩,又带着点决然。

“长文,保重,我走了。”

赵彦离开西曹掾以后没去找孔融,而是先来到一处驿馆,跟里面的人略做交谈,又转身去了一趟东街的商铺。在那里他挑了一件青衫和几条白巾,还有一套奠仪用的蜡烛和白木台。然后他又去了位于南边的典当铺和军营,花大价钱从一个下级军士那里买了一把自制的匕首。

他不知道,从他离开西曹掾开始,就有人在身后悄无声息地跟着他。跟踪者都是许都卫的干员,他们隔开大约几十步的距离跟着赵彦,并随时反馈给许都卫。

在许都卫内,满宠和徐干拿着不断传入的报告,表情不一。

“这个赵彦到处东游西逛,到底想干什么呢?”徐干每拿到一份报告,就用炭笔在地图上标记出行进路线,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地图上已经出现了几条曲折且无规律的线段。

满宠一言不发地跪坐在旁。既然郭嘉要求徐干为主,以他为辅,那么他便不会轻易发表意见。

郭嘉给他们下达的任务很简单——缉拿赵彦。这个任务说简单,也不简单。赵彦孤身一人,无兵无权,随便哪个许都卫的刺奸都能轻松制服他;可他的身份是秩俸六百石的议郎,身后还站着大嘴巴孔融,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理由,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郭嘉的要求是低调、迅速以及无可争议。

赵彦刚才一直在大庭广众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许都卫无法动手,只能一直跟踪。

“哼,我就不信,你会一直闲逛下去。”徐干盯着地图,发出冷哼,“还有两个多时辰太阳就落山了,届时宵禁一开,我看你还能去哪里。”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赵彦恰好走到南市某坊的门口,忽然被人撞了一下肩膀。他一个踉跄差点倒地,那男子把他搀住,说了一句对不起,然后匆匆离去。这个小细节没有受到监视者重视,没有回报给许都卫,于是无论满宠还是徐干都不知道这件事。

碰撞事件发生以后,赵彦的行动路线又变了,他进入更多的店铺,买的东西杂乱无章,行踪飘忽不定,很快地图上出现了更多杂乱线段。徐干一边命令许都卫死死咬住,一边派人去彻查这些店铺,搞清楚赵彦到底买了什么,说了什么。一时间许都卫里喧闹不已。

“看来赵彦已经觉察到了,我们的动作还是太慢了……”满宠喃喃道。

徐干认为许都卫掌控全城,区区议郎不在话下,郭祭酒实在有些小题大做。但满宠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许都卫在级别上太过低微,许令秩不过六百石,与议郎同级,上头还受到司隶校尉辖制——尽管司空府如日中天,朝廷早就无力掌控,但这尊卑之别,若是被有心人拿出来指摘,也是件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