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下) 第十九章 大增兵(第3/7页)

仅仅只是陈璘这一支部队,就超过了朝、日两军水师的总和。

陈璘的先头部队早在二月底就抵达了朝鲜,驻守在鸭绿江口,他本人在四月份入朝,而广东水师的主力抵达的时间,是在五月十六日。陈璘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就地熟悉朝鲜附近水文情况。恰好这时候丁应泰弹杨镐案爆发,明军陷入停顿状态,一直拖到万世德接任经略一职以后,陈璘的水军才在七月二十六日向全罗道开进,一共五百多条船——注意,大明的“船”,和日本的“船”无论是吨位还是威力可都是截然不同。

陈璘到了朝鲜以后,很得朝鲜君臣欢心。朝鲜国王李昖接见他的时候,陈璘什么礼品都不要,只要求提供诸如解硝、瓦罐、石灰之类的作战物资,慷慨表示不干掉日本人我就不回去了。这种态度,让李昖十分欣慰。

他们的高兴劲还没过呢,问题就出现了。

李昖在汉城设宴款待陈璘,吃饱喝足以后,一群人出走消化食儿,走到一处叫青坡野的地方,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惨叫声。朝鲜君臣和陈璘凑过去一看,傻眼了。

一个叫李尚规的朝鲜官员被一根绳子系住脖子,在地上像狗一样拖来拖去,绳子那头,是陈璘的一名部下,一边拖曳一边还骂骂咧咧。

虽说大明将领虐待朝鲜官员不是第一次,但当着国王的面这么干,可实在是太打脸了。陈璘也觉得不太合适,喝叱部下赶紧住手,跟李昖告罪,然后匆忙离开。

陈璘走了以后,李昖和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们派人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陈将军是以脾气暴烈而著称的,发起火来什么都敢干,手底下养出来的也全是骄兵悍将。他带兵北上路过山海关的时候,因为拨粮稍微迟缓了一点,陈家军一齐鼓噪,把当地的旗鼓官给打了一顿。这事一直闹到朝廷,可是水军集结在即,朝廷也不好深加惩处,只得口头申饬了一番,另外派吴广赶紧与陈璘会师,以保证军心不乱。

陈家军对付自己人都毫不手软,更别说对待朝鲜人了。

柳成龙一听到这些事迹,面如死灰,连声道:“这回麻烦大了,这种人去了李舜臣的营中,肯定会骑到他头上拉屎。李舜臣若是反抗,水军内讧,不战自败;如果不反抗,反而滋生了陈某人的骄横,早晚也要败。”

朝鲜人嘀咕的小话,陈璘才不在乎。他离开汉城以后,带领水军直奔古今岛。他一进水营,就看到李舜臣带着全体朝鲜水军列队相迎,摆下许多山珍野味和酒水,专候明军到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舜臣如此谦抑,陈璘也不好摆什么谱儿。主宾相见,互相寒暄,相谈甚欢,。陈璘的部下见有酒喝,不用劝,也纷纷自斟自饮起来,现场气氛颇为热烈。

喝完酒,出事了。

鸣梁之战后,李舜臣招募了大量壮勇,他们的家眷也都随军驻扎在古今岛附近的陆地上,逐渐形成了几个小村落。那些喝得酩酊大醉的明军士兵在岸上到处溜达,看到有村子就一头闯进去,骚扰百姓不说,甚至还发生了数十起抢掠事件。

李舜臣一看,面色大寒,当即下令部属拆除帐篷,准备上船。陈璘喝得不算多,他看到李舜臣要走,连忙过去问怎么回事。李舜臣说:“我们是盼着天将来助战的,结果您的部下到处劫掠,把好不容易聚拢在的百姓都吓跑了。我这个当将军的,没脸留在这里。”

他这一番话绵里藏针,让陈璘有些无地自容。好在陈璘是一代名将,轻重缓急还能分清,他没一脚把李舜臣踢开,反而向他道歉。李舜臣趁热打铁,说如今两家合兵,最好统一管理,大人您是最高统帅,军纪这类事情,就让我来代劳吧。

陈璘琢磨了一下,答应了。

李舜臣治兵的手段,那是没得说。他得了陈璘保证以后,连续严厉处理了数起滋扰百姓事件,于是明军都知道这位朝鲜将军的厉害,军纪比入朝时强了不少。

明、朝水师联军会师以后,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联合作战。八月十三日,联军出征折尔岛,击溃日军一支小舰队。这是一场小规模遭遇战,是战朝鲜水师斩级百余,而大明水师因为还未习惯朝鲜海面与日军战法,基本没怎么跟敌人发生正面冲突,一仗下来,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