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下) 第十七章 蔚山血战(下)(第5/9页)
这场攻城战持续到了初四的上午,方才停止。明、朝、日三方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地堆积在城上城下,鲜血把整座岛山染成了红色。据说在此后数百年,此山入夜后都能听到战死者的冤魂在哭嚎。
杨镐根本不想停止攻城,只要有可能,他会命令明军一直攻击,直到彻底精疲力尽。但是形势比人强,战场局势已经变的大为不同。
陆路上,大批日军从彦阳方向杀奔而至。在毛利秀元的建议下,日军分成数支分队,主攻方向是黑田长政与加藤嘉明,其他将领各自带人,作为游军在左右掠阵,杀气腾腾奔向蔚山。
与此同时,九十多条小西行长所属的战船从蓝江浩浩荡荡地向东杀来,与陆军呈左右夹击之势。
失魂落魄的杨镐把李德馨叫过来,说眼下岛山也打不下来,救兵又到了,该怎么办才好啊。李德馨的心里一咯噔,这主帅说出这种话,难道他想跑?他赶紧劝道:“加藤清正已经到了极限,这次不干掉他,以后就再没机会了。您派一万人守住箭滩,这里地势开阔,适合大军迎击。”
杨镐摇摇头:“这两天攻城,我军都已经精疲力尽,实在是不堪再战了,准备撤围。”他特别吩咐让摆赛与杨登山两军殿后,箭滩防务转交给吴惟忠和祖承训,其他部队拔营徐徐退去。
命令一传下去,营中哗然。摆赛是个直爽脾气,跑过去找到杨镐,说敌人最多也就六万多人,我军五万人,完全可以放手打上一仗。这么撤退太窝囊了,老子不干!杨镐不听,让他听命令,摆赛的蛮子脾气发作,气得一屁股坐在杨镐的马前,死活不挪窝,唱起歌来笑话杨镐。杨镐没心思跟这个野蛮人计较,一抖缰绳,拨转马头从旁边绕过去了。
后来摆赛撤回汉城,没过两天,忽然醉酒坠马而死。一代勇将,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在了朝鲜战场,让人忍不住要猜测,这跟杨镐的小心眼,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其实这个时候明军在战场上仍旧占据优势。岛山城内的日军奄奄一息,据守开枪可以,让他们开城杀敌是万万不能。彦阳方向逼近的日军总数只有一万多人,水军更是只有两千。表面看起来声势浩大,实则外强中干,连毛利秀元自己都承认,此时进攻,是“敌众我寡”之局。
但杨镐的意志已经在为期十三天的围城战中被消磨光了,他已经没有了继续作战的信心。
联军开始烧毁运不走的资材与粮草,然后撤退。蓝江上的日军一看联军要跑,争先恐后地下船要来抢战利品。杨镐一数下船的日军,鼻子差点气歪了,这些船上旌旗倒是不少,可一条船也就装了十来个兵,白白让自己担惊受怕。
他立刻调来骑兵,对着日本水师半渡而击,日本人没料到联军还有余裕反击,被打的手忙脚乱,纷纷跑回船上。
此时黑田长政的前锋距离明军营寨只有数里之远。毛屋主水一马当先,侦查一圈回来汇报说:“现在是饭点,敌人却没有炊烟,可见是打算撤退了。”黑田长政点点头:“你说的没错。诸位,追击有撤退之心的敌人,不算真正的武士。我们就趁敌人还没撤退的时候开战吧。”部下一阵轰然。
他们与明军阵营还隔着一条河,河水还未冰冻,但却冰冷刺骨。黑田长政为了给部下做一表率,率先驱马跳入河中,黑田诸将受到感召,纷纷也跳入河中,不顾寒冷向对岸游去。藤堂高良看到黑田如此武勇,大受鼓舞,也挥舞着长枪跟了过去。
杨镐一听黑田军已经杀到阵前,吓得面色大变。恰好李德馨进来,报告说江面上又有大批日军战舰赶到。杨镐二话不说,带着亲信策马便往西往庆州方向逃去。
一名统帅五万大军的主帅,居然在撤退准备工作未完成的情况下,自己先独自跑了?!
仅此一举,就足以让杨镐成为大明最耻辱的武将之列。
拜他所赐,整个援朝战争中最丑恶、也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战争场景出现了。
主帅是一军的主心骨。杨镐这么一逃,恐慌的情绪瞬间感染了全军,阵容立时大乱。其他正在收拾行李的诸营一时间都乱了套,纷纷扔下辎重器械,唯恐走晚了被日军围歼,原本井然有序的撤退变成了大溃退。宝贵的辎重被扔的到处都是,沿途数十里都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