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八十二章 请君出瓮(第3/4页)
片刻,邵闻达走了进来,跪下泣道:“旧人邵闻达拜见殿下!”
朱樉为了得到李维正的交易,他已经不再介意邵闻达背叛他的事情了,现在邵闻达再哀哀哭泣,情真意切,朱樉的心也不由软了一点,便叹口气问道:“你当初为何要背叛我?”
邵闻达收了眼泪,惊讶道:“殿下何出此言,属下从来就没有背叛过殿下,只是被燕王所迫,才不得已离开了殿下,绝对谈不上‘背叛’二字。”
朱樉一怔,连忙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老四怎么逼迫你了,你给我从实召来!”
“殿下是知道的,属下曾经开过一家酒楼,生意做亏了,这时一个大商人不停借钱给我,最后我负债累累,这时他才露出真面目,他竟然是燕王的人,逼我与燕王合作,否则他就会杀了我全家,属下痛苦不堪,既不想背叛殿下,又害怕他们对我家人不利,万般无奈,只好带着家人远走高丽,想在那里隐姓埋名,了此残生,不料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李大人认出来,他不计前嫌,委以我重用,属下便在高丽做了户部侍郎,这次李大人特地把属下从高丽找来,让我出使西安府。”
朱樉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你现在是高丽的户部侍郎?”
“正是这样。”
邵闻达把一块在高丽为官的玉牒交给朱樉,朱樉接过,只见上面用汉字刻着:“户部侍郎邵闻达。”
玉牒上的字迹已经有些年头了,显然不是最近才刻,朱樉这下相信了,他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这些年我错怪你了,其实你可以告诉我,我帮你还钱,再派人保护你全家,你也用不着隐姓埋名去高丽,哎!”
邵闻达垂泪道:“谢殿下之恩,属下当时很害怕,连夜逃走,没有想到要找殿下保护。”
“好了,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谈谈李相国的交易,我很感兴趣。”
“是!”邵闻达从怀中取出一信,递给朱樉道:“这是李相国的亲笔信,请殿下过目。”
朱樉接过信,只见信封上写着:‘兵部尚书、五军大都督李维正至秦王殿下。’显然写这封信时李维正还没有成为相国。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邀他出兵,与河南的平安夹击山西燕军,作为报答,李维正保证在燕王灭亡后不削他的藩,让他仍在关中为王。
朱樉眉头一皱,让他出兵,他手上只剩下十万大军,如果在山西打没了,他还有什么依仗?迟疑一下,他吞吞吐吐道:“这个……能不能还有商量的余地?”
“殿下,燕王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被盛庸牵制在山东,而北平的军队又要防止辽东军出山海关,所以绝对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山西只有朱能的十万军队,而且大部分都是晋王的降卒,军心不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平安二十万大军从河南渡河北上,而殿下的军队出潼关从西面夹击,这样朱能必败无疑,殿下就放心吧!”
这时,朱樉忽然见董世贤向自己施了一个眼色,他连忙道:“先生请稍坐,我去更衣就来。”
几名侍妾扶着朱樉来到后面房间,董世贤从后面跟了进来,朱樉便问他道:“你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殿下,这是一次和李维正和解的机会,奴才担心殿下拒绝,所以提醒殿下。”
朱樉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知道是机会,可是担心李维正让我们打先锋,消耗兵力,我就这点本钱了,如果没了,我拿什么保护自己。”
“殿下多虑了,其实殿下可以积极出兵,但消极作战,听说平安是个急性子,等他和朱能打得差不多了,然后殿下再去收俘,打扫战场,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朱樉恍然大悟,“你说得对,我只要出八万军便可,驻扎在平阳府一带,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便立即返回关中,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损失。”
说到这,他眉头又一皱道:“只是我和李维正结仇极深,他真的会放过我吗?我很担心。”
“殿下,这件事可以问问邵先生,他毕竟是殿下的旧人。”
朱樉点点头,又回到了内殿,他坐下来便道:“李相国的条件我同意了,我会按照他约定的时间出兵,不过我想私下问一问先生,李相国他真的会不计前嫌,放过我吗?”
邵闻达微微笑道:“殿下请放心,于公于私,他都会放过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