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一百七十五章 紧锣布局(第3/4页)

李维正的心跳得异常剧烈,如果他猜测正确,那朱元璋的想法就和他的计划不谋而合了,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咳嗽,郭经历出现在门口,“李大人,你找我吗?”

李维正连忙站起身笑道:“郭经历下朝了吗?”

“皇上要求朝会短开,早朝便早早结束了。”郭经历走进房间行一礼道:“请都督吩咐。”

李维正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递给郭经历道:“我这本折子要给皇上,常同知已经签批,请经历替我上呈皇上。”

李维正不能直接递折子给朱元璋,必须先交上司审批后,再通过中军府的经历统一上报,由于中军府都督蓝玉不在京城,便由同知常升代批,昨晚李维正去了常府,请常升批了自己的奏折,今天他赶来中军府,就是要把奏折交给郭经历请他上奏。

郭经历接过折子翻了一下,见后面确实已有常升的签批,便笑道:“我们中军府已经快一年没有奏折上报皇上了,李大人的折子是今年开张第一本,不过今天送折子的时间已经过了,我明天一早便替你递上去。”

“那就有劳郭经历了。”

李维正拱了拱手,便离开了中军府,迅速向东宫而去,他的计划是环环相扣,一环不到位就可能前功尽弃,他今天晚来一步,就是为了错过今天送奏折的时间,他的奏折明天才会送给朱元璋,这样他今天就可以从容布局了。

他来到东宫前,正好杨宁从里面走出来,他一眼看见李维正,便走上前拱手笑道:“五哥是来找小王爷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笑道:“他在吗?”

“你来得巧,小王爷正好上完课,在书房看书,我替你去禀报一声。”

“多谢你了!”

杨宁是东宫侍卫长,并不是朱允炆的手下,但因为朱标的缘故,他实际上仍然是朱允炆的心腹侍卫,他见李维正似乎有要事找朱允炆,便急忙进去禀报,片刻,他快步走出来道:“五哥,小王爷请你进去。”

杨宁陪着李维正向东宫里走去,走到半路,杨宁见身边无人,便低声道:“五哥,我有句话要提醒你,属于自己的功劳,该争还要争,当初是你第一个提出立皇太孙,又时常提供各种情报给小王爷,更在齐王一案上定下了乾坤,现在小王爷入主东宫有眉目了,大家都争着表功,你反而后退了,这可不行啊!”

李维正淡淡一笑道:“他身边的大儒们都很警惕我,和小王爷走得太近了,他们反而会说我坏话。”

杨宁一呆,随即苦笑道:“你说得倒也是,真不知道他们为何那样怕你接近小王爷?”

“他们是怕我把小王爷带坏了,当年方孝孺不就极力反对太子收我为手下吗?”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朱允炆的书房前,一名太监进去禀报一声,便让李维正进去,李维正这两个月已经见了四次朱允炆了,此时的朱允炆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任性了,或许是父亲去世的缘故,他似乎在一夜之间成熟了,也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也学会了待人接物,每次见到李维正都十分客气,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爱理不理了。

不过他现在确实也很感激李维正,他看得出李维正是真心帮助他进驻东宫,每隔两天他总是准时派人给自己送来各个皇叔的情报,使他能够时时掌握各个皇叔的动向,尤其是他一手炮制了齐王在太庙被打一案,最终促使皇祖父结束了历时五个月考察,虽然皇祖父对百官只是暗示,但对他朱允炆却说明白了,那就是要立皇太孙。

朱允炆见李维正进来,便笑着放下书,上前施礼道:“欢迎李大人来东宫。”

朱允炆和朱标可不同,他现在还是白身,摆不起架子,当然,他也是想做出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

李维正连忙深施一礼,“属下不敢受殿下之礼。”

朱允炆听他口称‘属下’,态度也十分恭谦,心中不由很是受用,他笑着一摆手道:“李大人请坐!”

一名太监给李维正搬来一把椅子,李维正坐下便笑道:“我听说皇上已经放出话来,恭喜殿下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他诚恳地说道:“我知道这都是大家在后面托我的缘故,李大人的功劳更是不可没,将来我若登位,一定不会忘记李大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