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使日本(六)(第3/4页)

周明慨然叹服,“大人深谋远虑,让属下受益良多,属下先告退。”

周明加快马速又到前面去了,李维正望着他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回头对一名亲兵说了几句,亲兵立刻下去了,片刻,吕思远匆匆赶来。

“大人找我有何事?”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李维正瞥了一眼周明的背影,吩咐吕思远道:“到奈良后你要时时跟着周明,不要给他落单的机会。”

“为何?”吕思远愕然。

“没什么,色字头上一把刀,我不得不防。”

……

下午,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奈良,奈良是日本古都,是仿造唐长安城而建,在这里随处可见大唐的遗风,道路笔直宽阔,坊间方正,两旁绿树成荫,尤其在建筑上几乎完整地将唐朝的风格保留了下来,无论寺院还是官署,都是一座座以复杂的大型斗拱和柱梁一道支撑着屋顶的建筑,基调古朴而凝重,而明朝的建筑虽还是汉白玉基座,红墙绿瓦,雕梁画栋,但斗拱已经很小了,失去了建筑的功能,而仅仅只是一种装饰,尤其到清朝中期以后,汉文明逐渐走向没落,表现在建筑上更是衰败和破旧,已经完全没有了汉唐的壮阔磅礴之气。

李维正一行被安置在治部省的迎宾驿中,这是一片由二十几座屋舍组成的建筑群,在它旁边便是著名的唐昭提寺,由开元年间东渡日本的鉴真设计并建造,从迎宾驿中望去,可清晰地看见唐昭提寺中最著名的建筑—金堂宏伟的屋脊。

李维正刚到馆驿,治部大辅官便前来请他,龟山天皇和良成亲王已经等待他多时,请他前去相见。

虽然他并不是朱元璋正式任命的使者,但他却是船队的最高指挥官,在某种程度上他就代表了大明王朝,李维正没有随意打扮,而是换了一身正规的武官军服,收拾整齐后随大辅官前往皇宫,他也没有带周明,日本官员告诉他,已经准备了翻译,只请指挥使大人一人前往。

从迎宾驿到皇宫并不远,乘坐马车一刻钟便到,由于去年秋天奈良曾被足利义满占领,龟山天皇仓皇出逃,包括宫廷侍卫在内的长老院和许多官员都投降了北朝,南朝的皇宫便显得十分冷清,人手不足,皇宫的绝大部分都关闭着,只用了东南角的一处花园。

李维正是从侧门进了花园,两名头戴高帽、身着白色直袍的老年侍从恭恭敬敬在前方引路,走过一座石桥,他来到了一栋被数十株绿柳环抱的木制建筑前,建筑修得非常精巧雅致,屋后的一条走廊连接着十几间屋子。

李维正在屋外等了片刻,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在他面前出现了两人,李维正一眼先看见了昨天去码头迎接自己的本愿寺法主明如大师,原来所说的翻译是他,而走在他前面的则是一名约五十岁左右的男子,他身材中等,穿着一袭灰色的和服,头戴黑色高冠,手里拿着一块长条珪玉,他鼻槽很长,嘴唇薄而棱角分明,鼻梁高挺,眉毛极为粗浓,就仿佛两把刷子一般,而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眯缝着,但眼睛里却透出一种慑人的光芒,让人不敢和他直视,他就是掌握南朝实权的太政大臣良成亲王,也是龟山天皇的亲侄。

但良成亲王此时却笑容真诚亲切,上前对李维正鞠躬行礼道:“我就是良成亲王,欢迎李指挥使来到日本。”

明如大师笑眯眯地翻译了一遍,李维正也连忙躬身还礼道:“李维正奉大明皇帝陛下之命,运送物资前来日本,路上虽经波折,但幸不辱命。”

良成亲王呵呵大笑,上前拉着李维正的手道:“大明的军械如春霖甘露,我已渴盼很久了,在最关键的时候终于送来了,这是让我们满朝欢庆的大事,甚至连抱病在身的天皇陛下也要接见你,由此可见我们对大明的诚意,请李指挥使回朝后向大明皇帝陛下转达。”

李维正微微点头笑道:“在下一定转达南朝的诚意。”

“天皇陛下已等待李将军多时,请随我来!”

良成亲王就仿佛分别多年的老友重逢,对李维正亲热之极,他拉着李维正的手谈笑风生地走进了屋内,出人意料的是屋子里布置得异常简朴,地上铺着榻榻米草席,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家具,只有窗旁挂着一幅飞鸟雪山图,算是唯一的装饰品,屋子里有三个人,两名侍从跪坐在一旁,正中间坐着一名十分瘦弱的老人,年约七十岁,身躯小得像孩童一般,虽面带病容,但笑容却十分慈祥,他便是南朝的龟山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