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三十五章 炮轰釜山(第4/5页)
房内,李芳远已经等候多时了,房间里杀气腾腾,数百名亲兵分立两旁,李芳远斜倚在一张宽背高椅上,手托着下巴,冷冷地望着大步走进了明朝军官,赖永国走上前拱手施了一礼道:“天朝五品武官赖永国奉我家指挥使大人的命令前来交涉货船一事。”
说罢,他将兵部的调船令交给了一名高丽士兵,李芳远的汉语很好,无须翻译,他看了一遍调船令,不由冷笑了一声,便坐直身子道:“你们大明调船令的抬头是写给前高丽国王,他昏庸无德,已经被我们高丽人推翻,现在是摄政王掌管高丽政权,我们只效忠于他,所以这封调船令我们不能接受,贵国兵部须重新开具调船令后方可领回货船。”
赖永国见高丽人以调船令为借口想耍无赖,便提高了声音警告他道:“此事事关大明和高丽的关系,李将军是否有权决定?请李将军三思!”
李芳远重重地哼了一声,他盯着赖永国森然道:“一个小小的五品军官有什么资格与我商量讨价,来人!给我打出去。”
两旁立刻冲上来一群士兵,抡起棍子劈头盖脸将赖永国打了出去,李芳远也知道明军不会善罢甘休,他立刻下令道:“传令驻釜山各军齐聚港口,严防明军登陆!”
李芳远慢慢走到窗前,他默默地注视着京城方向,半晌,他才低声自言自语道:“父亲,抱歉了,若不和明朝翻脸,我们高丽就永远只能做大明的走狗。”
……
赖永国憋一肚子怒火返回了宝船,李维正见他满脸青肿,后脑还被打破出血,知道他出师不利,便急令随船军医替他包扎医治,片刻,包扎了伤口的赖永国上前禀报道:“大人,我向李芳远出示了调船令,他却说高丽换了主人,不承认前国王与我明朝达成的协议,要我们回去换一份给李成桂的调船令,这分明是借口赖帐,我们若拿来新的调船令,他们又会找到别的借口推脱,甚至会统一口径说船只被风暴击沉,大人,末将已看透了高丽人的企图,就是不想把船和物资还我大明了。”
赖永国的回答在李维正的意料之中,只是这是李芳远个人的意思,还是李成桂的意思,倒值得商榷,若是李成桂的意思,那就是说即将成立的朝鲜王朝将和大明彻底分裂了,可若只是李芳远个人的意思,那他就不用考虑后果,放手大干一场。
李维正一时沉思不语,他初步判断这应是李芳远个人的意思,毕竟李成桂一直就是高丽王朝中的亲明派,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不会仅仅为五十船货物与大明翻脸,只是此时的李维正并不知道,七年后,就是这个李芳远再次发动政变,夺取了父亲李成桂的王位,成为朝鲜国王,最后将他父亲囚禁而死。
李维正沉思良久,终于下令道:“命令所有战船后退五里,进行作战准备!”
明军的船队开始缓缓向后调头,向釜山外海驶去,吕思远听说李维正准备攻打釜山港,他连忙跑来劝道:“大人,我建议也不要什么物资船了,直接返回京城,这样就可以向皇上交代占领耽罗岛的用意,是高丽赖帐在先,我们不得以才为之,皇上也必然同意,这样我们就以五十船货物换取了耽罗岛,大人身上的责任也就推脱掉了。”
“不行!”李维正断然拒绝了吕思远的建议,他凝视着釜山港徐徐道:“耽罗岛和货物决不能联系起来,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如果李成桂缚子进京请罪,又返回我大明的货船和人员,并予赔偿,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只能收回货船,再将耽罗岛归还高丽,否则我大明就会陷入不义,这是皇上绝不会做的事情,那时一切又恢复原点,我们岂不是白忙碌一场,而且皇上支援日本南朝的计划也被打乱了,在这件事情上我决不能被动。”
……
五十艘明军战船已经在釜山外海摆开了阵势,随着宝船的令旗指挥,五十艘战船一起向釜山港再次挺进,釜山港内已是一片混乱,近一万五千人的高丽军队奔入港口,扼守住了各个险要位置,严防明军登陆,十几艘战船也排成一线,准备抵抗明军船队的进攻。
明军的战舰越来越近,在距釜山港约三里处,两军水师遭遇了,“轰隆!”三艘高丽的主力战船抢先开炮,炮弹纷纷落在明军战船的前面,其中最前面一艘战船的船首被炮弹击中,打穿了一个大洞,它们拦住了明军的进攻势头,这时,冲在最前面的十五艘明军福船却转舵向右横行,一字在海面上排开,紧接着十几艘战船同时发炮,白烟腾空、震耳欲聋,数百颗炮弹呼啸着扑向高丽船只,它们不愧是大明最精锐的战船,船壁坚固,尤其火炮威力极大,炮管长、口径大,炮弹是重达五斤的铅弹,其射程和犀利远远超过了高丽战船的火炮,仅一轮火炮后,高丽战船便损失了近一半,七艘战船被打得支离破碎,桅杆折断,船身均被砸破几个大洞,海水疯狂地灌入船舱,正迅速下沉,海面上到处是浮水求救的高丽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