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千里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返回京师(第3/4页)

李维正冷冷一笑,却没有说话,朱权亦叹了口气道:“哪有锦衣卫不杀人的,况且那张知县贪污受贿千两白银,证据确凿,这些人却视而不见,偏拿此事做文章,明摆着就是借题发挥,看来是因为李大哥触犯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了,我很担心这件事会对你不利,李大哥要有心理准备。”

李维正不屑地一笑,除了秦王党还会有谁,秦王眼看大难临头,这些人还象小丑一样上下窜梁,弹劾自己,他才不在乎呢,朱元璋就算是做做样子,也绝对不会真把自己怎么样,自己可是他的棋子,现在还远远不到舍车保帅的地步。

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而是话题一转,对朱权道:“我倒是要恭喜小王爷,皇上就要正式封你实地王了,将来还要请小王爷多多关照才是。”

这个消息是李维正路过长沙时听湘王朱柏说起,皇上已经着令礼部准备封王的仪式,朱元璋今年准备再封十王,名单中就有十七皇子权,虽然朱柏也不知道具体封地在哪里,但李维正却知道朱权是封宁王,当然,这一点他不会说破。

朱权注视着李维正,郑重地对他道:“如果李大哥将来愿意来我的封地,我必将重用,李大哥将会是我辖地中的第二人。”

这是朱权筹划了很久的事情,要将李维正拉到自己的身边来,借今天这个机会,朱权正式开出了他最高的价码,成为他藩国的第二人,这个条件已经足以表示他的诚意了。

李维正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也肃然答道:“小王爷的话,我记下了,我会将它放在心上。”

……

众人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大约离京城还有三里路程时,前方忽然尘土飞扬,一支队伍正向这边疾驶而来,待他们靠近了,众人认出为首之人竟是皇宫一等侍卫刘镛,他可是皇上的贴身护卫,后面队伍中还跟着几名太监。

刘镛奔至锦衣卫的面前,勒住马高声问道:“李千户可在?”

李维正连忙出列拱手行礼道:“我在,请问有何事找我?”

“传皇上口谕,着锦衣卫三所千户李维正即刻进宫面圣,一刻也不得拖延。”

李维正不敢耽误,他连忙将相关文书交给副千户罗广才道:“我要进宫面圣,锦衣卫那边就辛苦你去消案吧!”

说罢,他回头又向朱权打了一个招呼,便一催凌志马,战马加速,和侍卫们一起,仿佛箭一般向京城聚宝门奔去,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

朱元璋的御书房内,李维正将金牌奉还,并恭恭敬敬地向当今皇上行了跪拜之礼,“臣锦衣卫三所千户李维正叩见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免礼平身!”朱元璋面带微笑地请李维正起身,他望着这个年轻的锦衣卫千户,眼中的赞赏之色不吝流露。

“这次李千户去广东办案令朕深为满意,无论是赈灾粮案还是走私案都达到了朕的预定目的,相关人犯财物朕皆已处理,不过有些细节方面的小问题朕还想向你再确认一下。”

李维正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已经有心理准备,朱元璋可不是好糊弄的,若能那么轻易过关,他就不是朱元璋了,李维正立刻躬身道:“请陛下提问。”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便问道:“你为何会选择在新安县上岸?”

“回禀陛下,之所以选择新安县一是臣不想过早走漏消息,其次臣想先见一见南海卫指挥使虞光清,先见其人,再谋方略。”

朱元璋淡淡一笑,忽然又问道:“那你为何要放掉在新安县遇到的走私者,好像在广州你又放了他一次,这是为何?”

朱元璋的笑容已经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他轻轻靠在龙椅上,冷冷地望着李维正,就在这瞬间,李维正明白了一件事,朱元璋在他的手下安有暗桩,这件事他从来没有在奏折中提起过。

这不可能是朱权的密报,朱权不知道新安县之事,况且朱权也在秘密拉拢于他,只能解释为朱元璋在他手下又设了一个耳目,李维正的心中转了无数念头,皆想不出此人会是谁?但此刻已不容他多想,朱元璋还在等着他的回复呢!

李维正立刻跪下道:“回禀陛下,第一次放走私者陈万里是臣不想过早惊动南海卫,当时,他的大部分船员都不在船上,而臣第二次放他,是臣有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