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千里 第一百二十章 京城小聚(第4/5页)

李维正的府门前停着一辆马车,这却是叶府的马车,十几名家丁进府去烤火去了,只有车夫蜷缩在马车一角,等待主人出来,李府的大门紧闭着,里面隐隐传来女子的欢笑声。

府内中庭的天井里,郭倩倩正、叶苏童、顾英三女正打着雪仗,三人各成一派,一个躲在老杏树后,一个躲在石桌下面,另一个则躲在台阶旁的一簇灌木丛后,身边各有一个小丫鬟正忙碌地给她们制作雪球,最高兴的还是李维正四岁的小妹李多多,她一会儿帮这个,一会帮那个,最后仰天滑倒在雪上,她索性咯咯笑着在雪地上打起了滚,伴随着诸女们被雪球击中的尖叫,开心的欢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而在客堂的门口,挺着大肚子的叶紫童无可奈何地望着她们嬉戏玩耍,随着做母亲的心一天天地加重,她的性格也渐渐变成成熟了,整日里所思所想都是自己的孩子,说话走路也不再象从前那样急急风风,而是变得慢条斯理、变得稳重,这不,若是以前,她也会加入到雪仗中去,可现在担她心的是李维正会不会被大雪阻路。

五个月前,也就是李维正刚离开京城没有多久,李维正的父亲李员外和继母杨缨便从临淮县赶来照顾即将成为李家功臣的叶紫童,一家相处融洽,一个月前,李员外因乡里有事又回临淮县去了,将妻子杨缨留在京城照顾儿媳。

此时杨缨却在陪同叶老太太在屋内叙话,叶老太太今天兴致很好,专程赶来看望大孙女,顺便将小孙女也一起带来,事实上,在李维正不在家的近六个月时间,叶苏童在祖母的支持下,隔三差五便来探望姐姐,甚至还住在李家,叶夫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毕竟李维正不在京城,恰好叶天明也去湖广考察秋闱去了,她便默许了小女儿的行为,一直到上月叶天明从湖广回来,叶苏童才略略有些收敛,她已经有近半个月没过来了,今天就是跟随祖母一同前来。

杨缨是个极会说话的女人,她出身临淮县大户人家,虽然不识几个大字,但很会察言观色,专拣老太太喜欢听的话说,将她哄得极为开心。

“我听说大公子中了乡试第三名,这可不得了,我记得临淮县前两年最高也才第十名,乡里人都说叶家人才荟萃,是锦绣人家,不仅男儿有出息,女孩儿也一个比一个俊俏,我记得小童童前几年到我家来的时候还是个黄毛丫头,这女大十八变,竟出落得比公主还漂亮,原以为大童童已是少见的美女了,没想到她妹子更加水灵,我觉得子孙有福,还是沾了老祖母的福气啊!”

老太太被哄得眉开眼笑,她一摆手呵呵笑道:“看你说的,我几个儿子中也就大儿子有出息,二儿子和小儿子你也知道,都是普通乡人,倒是李家几代单传,到了大郎这一辈便时来运转了,大郎才是真有出息,仅仅一年时间便做上了锦衣卫千户,童童她父亲熬了十年,也不过才四品少卿。”

说到这里,叶老太太压低声音道:“杨夫人,我给你说件事,你可千万别传出去。”

杨缨点了点头笑道:“老祖母放心吧!我可不是长舌之人。”

叶老太太微微一笑便道:“我过世的老爷曾在大郎十岁时给他看过面相,他说大郎是鱼龙之相,二十三岁之前会默默无闻,且屡遭挫折,但二十三岁后将得遇贵人相助,会一鸣惊人,从此飞黄腾达,所以大郎与小童童订婚得到她祖父的大力支持,便是源于此,本来我是不大相信,但事实证明,我家老爷说得一点不错,这个贵人竟是太子殿下,只可恨我那蠢儿子目光短浅,只盯着大郎现在是锦衣卫,以为会坏了他的官途,他竟想不到太子将来是要做皇上的,大郎现在年纪轻轻就做到千户,锦衣卫最大官不过是指挥使,只差一级,难道大郎会永远呆在锦衣卫吗?唉!他又是个死倔脾气,好好的女婿不要,却偏要去傍什么詹尚书,想把小童童许给那个詹尚书的儿子,真是糊涂之极,尚书的儿子难道将来也会当尚书吗?”

叶老太太或许是心有感触,她今天的话特别多,着实当着杨缨的面将叶天明狠狠数落了一通,杨缨是个聪明人,她听出了叶老太太的意思,竟是要想把两个孙女都许给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