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河北!河北!(第4/7页)
此时的范愿确实有些为难。出城迎战怕中埋伏,坚守城池又怕守不住。真是进退两难啊。
最终,范愿还是选择了较为稳妥的办法,一面让守军做好战斗准备,一面派人急忙向刘黑闼报告。看来,刘黑闼这个领导不在,其他人还真是没有主心骨。
至此,李世民戏耍刘黑闼大功告成。
当刘黑闼得到李世民要攻打洺州的消息后,迅速领兵回撤,不过他并不想就此错过打败李艺的机会,所以在撤兵的同时,让他的弟弟刘十善和行台张君立率领一万人继续向彭城进军。
刘黑闼是个能人,但他的弟弟却是个蠢人,至于那个行台张君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在刘黑闼手下混日子的人。让这两个人去打仗,那简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刘十善和张君立两位同志本着“为你增添男人信心”的精神,让李艺充分找回了当初的自信,完全从被刘黑闼打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和李艺的较量中,一万人的部队,他们足足损失了八千人。
惨败!绝对的惨败!
回到洺州的刘黑闼很是郁闷,因为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收起了大鼓,打道回府。
纯粹是虚惊一场。此时,刘黑闼终于明白,自己被李世民涮了。归根到底两个原因:
一、刘黑闼的确是个能人,可惜他手下的能人实在太少,所以遇到紧急情况时,只能单练他自己;
二、作为主帅,刘黑闼作战经验明显不如李世民,具体表现就是在判断力上,很有缺陷。
试想李世民要真的想攻城,还用敲上半天大鼓?
在我看来,刘黑闼要么坚守洺州,要么猛攻李艺,如此来回地跑像放风筝一样,无形当中,消耗了自己的实力,而这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
票友就是票友!唱得再好也是票友!
不过,通过这么一折腾,刘黑闼的脑筋终于开窍了,他决定坚守洺州。
对!哪也不去了,洺州就是我的家!但是事与愿违,此时洺州外围最重要的据点———洺水城,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让刘黑闼再次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水城之战
洺水城是洺州的战略要地,在洺州以东的洺水和漳水交界处。驻守这里的是刘黑闼的部将李去惑。
在刘黑闼的阵营中,李去惑也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了,窦建德在高鸡泊起兵以后,一直跟随窦建德东征西讨,若论资历,要排在刘黑闼的前边。很长时间以来,李去惑对刘黑闼很是不满。
原因是刘黑闼成立政府后,没有将这位元老级的人物安排在政府部门内,而是让他去守洺水城,李世民进军河北后,洺水城成了前线,作为老资格的李去惑心里十分不舒服。
给老同志这样安排工作,显然是很不明智的。老同志的事情一定要办好。唐僧因为没有把通天河老乌龟交办的事情当回事,最后翻了船,这就是轻视老同志的代价。刘黑闼轻视了老同志李去惑,得到的回报就是———造反。
对不起!猪八戒摆手———不伺猴(候)。最终,李去惑投降了李世民。
对于李世民来讲,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因为洺水城的战略地位实在太过重要,唐军得到了洺水城,不仅控制了漳水河的东岸,而且切断了刘黑闼与山东徐园朗的联系。
所以,当李世民接到李去惑投降的消息后,立即派部将王君廓前去接收,因为时间是宝贵的,如果刘黑闼得到消息率军前来夺城,那唐军将会失去有利的形势。
李世民的判断完全正确!
就在王君廓刚刚进入洺水城的时候,刘黑闼得到了消息。李世民认为洺水城重要,刘黑闼当然也不例外,甚至对于刘黑闼来讲,洺水城更加重要,因为丢掉了洺水城,等于彻底将洺州暴露在唐军的面前,唐军可以随时对洺州发动进攻。所以,刘黑闼在得到消息之后,决定改变坚守洺州的想法,主动出击夺回洺水城。
二月二十一日,刘黑闼率军赶往洺水城,当先头部队走到列人县时,遇到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的首领是秦琼。李世民的想法很明确:绝不让你靠近洺水城,御敌于城池之外!
两军相遇,二话不说,开打!
由于刘黑闼坐镇中军,所以先头部队和秦琼的战斗,他没有及时地赶过去,因为他根本没有在意,当然他不知道挡道的是秦琼。当他知道消息,赶到前边时,先头部队已经被秦琼打得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