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鏖战洛阳(第7/11页)
十月二十一日,管州总管郭庆举城降唐;
十一月一日,唐将李大亮攻克樊城,斩杀王世充大将国大安;
十一月二十九日,李大亮又攻克沮州和华州,斩杀守敌近万人。
加上李世民五路大军所控制的几个据点,到现在为止,洛阳城外所有的据点基本上都被唐军所掌控。此时,洛阳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
李世民的意图很明显,从一开始就在遵循一个原则:以洛阳周围的据点为主攻点,进而包围洛阳。现在这个计划基本实现,所以接下来就要关门打狗了。
坏消息接踵而来,王世充陷入了很矛盾的境地。看来洛阳现在即使不想守也得守了,因为除了洛阳之外,王世充根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但是能守多长时间呢?王世充心里实在没底,因为洛阳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缺粮、军心涣散,甚至还得提防有人反水,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王世充真的受够了,曾经他觉得处理政务是件很烦人的事情,现在他忽然觉得曾经的日子是那么的美好!
什么是幸福?
幸福不是已经失去的,也不是还没有得到的,你现在就是幸福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你现在的美好生活,对这个世界也许你会有抱怨,也许你会有不满,但是不论如何还是珍惜现在吧。一旦你失去时,你就会觉得曾经是那么的美好,因为它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
王世充想起了曾经的美好,他觉得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洛阳。只要保住了洛阳,我还会拥有那些曾经的幸福。
向人求救吧。为了洛阳的存在,即使让我跪下来求人我也愿意。
向谁求救呢?准确地说现在谁有实力来救我呢?
有吗?有!
谁啊?窦建德!
无奈之举
其实,王世充实在不愿意向窦建德求救,真是拉不下这张老脸。
当时所有的割据势力,互相之间基本上都有些大大小小的摩擦,王世充和窦建德之间也不例外,在李世民东征洛阳之前,两位仁兄就因为争地盘而大打出手。
先是王世充偷袭了窦建德的门户地区———黎阳,而窦建德也不甘示弱,攻占了殷州,算是报复了王世充。此后双方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也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双方就这样一直闹得很不愉快,谁也不服谁。不过这也可以理解,都是当世之枭雄,手里都握着好几十万人,谁怕谁啊?跪天跪地跪父母,想让我对你俯首称臣,那是搬着梯子上天———没门儿!闹到最后,双方干脆彻底断交,召回了各自的外交人员,而且互不通信。
但是人这一辈子谁都有走背字的时候,现在王世充眼看洛阳即将保不住,从地理位置来看,窦建德是离自己最近的人,所以为了保住洛阳,不得不向窦建德求救。
毕竟,性命远比脸面重要。为了能够活下去,我王世充今天就舍了这张老脸!当然,王世充之所以向窦建德求救,最看重的还是窦建德的实力。
那么我们这位从高鸡泊走出来的农民领袖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呢?
窦建德的现状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政通人和。
在前面我们说过,窦建德从高鸡泊起兵以来,联合高士达打败了隋将郭绚,虽然败给了杨义臣,但因为做人做事非常仗义,所以发展十分迅速,在乐寿(今河北献县)建立政权,称长乐王。
但是窦建德事业上涨的势头并没有就此终结,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所治理的地方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人人富足,安居乐业。这一点,就连当时的唐朝也做不到,可以说窦建德治国是很有一套的。
随着事业的不断攀升,窦建德也逐渐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正式称帝。
对于称帝这件事,江都事变之前所有的人都很小心翼翼,这一点我在前边曾经做过分析,但是当大家知道杨广被杀的消息后,又全都一窝蜂地抢着做皇帝,窦建德当然也不例外。
大业十四年(618)四月,也就是杨广被杀的一个月后,窦建德正式称帝,国号夏。
称帝后的窦建德,并没有满足于所得到的一切,兼并了魏刀儿的农民起义军,在魏县痛打落水狗宇文化及,又先后攻克了易州(今河北易县)、定州(今河北定州市)等地,而且在和唐将李神通的较量中,也是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