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晋阳起兵(第4/6页)

帝王的心思你别猜……

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刘文静带着李渊的书信,昼夜兼程地来到塞北。

始毕可汗在大帐里接见了刘文静。

“肇仁此次前来,意欲何为啊?”始毕可汗开门见山。

没等刘文静开口说话,始毕可汗接着说:“是不是唐公打不过我,想要投降我啊?”这一句话,引来了帐内突厥其他将领的一阵嘲笑。

刘文静并不慌张,缓缓地说道:“从前解雁门之围和马邑之战唐公可否败于可汗?我记得都是可汗主动退兵啊。”

第一次口舌交锋,当然不能落于下风。

刘文静也是没等始毕可汗开口,就接着说道:“唐公明白,可汗主动退兵是顾及到山西的百姓,不忍心让山西的生灵遭到涂炭啊!”

刘文静真有三寸不烂之舌,明知道是扯淡,可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当然要顾及人家的面子。

“唐公现在起兵了,说说未来有什么打算吧。”始毕可汗开始转移话题。

“我家唐公修书一封,特地遣我来呈于可汗。”刘文静抓住时机说道。

“哦?递上来我看看!”

看完李渊的书信后始毕可汗很高兴,尤其对李渊的恭维态度非常满意。

“唐公确实是非常之人啊,从前雁门一战,杨广那小子龟缩在雁门郡内,屁都不敢放,而唐公的援军一到,马上扭转战局,我等不得不退啊!现在老天爷将山西赠给了唐公,我相信唐公必能平定天下,我等愿意和唐公联合,只是希望事成之后唐公不要食言就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刘文静的神经逐渐松弛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接下来始毕可汗说的话,又让刘文静的心开始紧紧地收缩。

“不过唐公想要把杨广接回来与我和好,这个我不能答应,杨广的为人我再清楚不过,如果唐公把他接回来,相信杨广也会猜忌唐公,而且他是个有仇必报的主,到时候肯定与我开战,如果唐公自己做皇帝,我倒是愿意与唐公联合。”

人家当不当皇帝干你屁事?到时给你金银财宝不就得了?至于杨广那小子,从前都灭不了你,这次回来难道他会土鸡变凤凰?

其实不然,始毕可汗的这番话,是一种紧逼之术。想要与我联合,就必须推翻隋朝,自己做皇帝,这样你李渊就可以吸引强大隋军的注意力了,到时你们自相残杀,我坐收渔翁之利,金银财宝也照样少不了。李渊,你的如意算盘拨得叮当响,可惜瞒不过我始毕可汗。

“哈哈,肇仁啊,我也修书一封,你回去带给唐公。”

“可汗,我家唐公乃是隋朝的至亲,让他自己做皇帝,恐怕……”刘文静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唉!我意已决,现在就看唐公有没有诚意了。”始毕可汗打断了刘文静。

“传我的命令,设宴款待唐公的专使!”

酒席是丰盛的,气氛是融洽的,但是刘文静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刘文静回到了太原。这次的任务,总体上来讲,算是完成了。但是,当看完始毕可汗的书信后,李渊脸上的表情开始僵硬。

这个始毕可汗,简直就是一只老狐狸。

应对之策

让李渊彻底与隋朝决裂,连个“尊隋”的旗号也不让打,这简直是为李渊准备一条送死之路。所以当李渊看完始毕可汗的书信后,将书信狠狠地摔到书案上。

“哼!岂有此理!这是与我联合吗?这明明是把我往火坑里推!”李渊的声音有些颤抖。

不过人家毕竟没有回绝你,你传出的球人家接着了,现在人家回传给你,看你怎么去接了。

如果拒绝突厥,那刘文静出使突厥一行,等于是白费劲,而且未来将会面临突厥人强大的军事压力。如果按照突厥的要求,与其联合,李渊必死在隋军之手。

这就是始毕可汗的厉害之处。

看来,有些时候,装孙子人家都未必会买账啊。李渊很是苦恼,没想到刚刚起兵,就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

既然自己想不出好办法,那索性就开会,充分发扬民主作风,集思广益。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诸位对始毕可汗提出的条件,有什么应对之策啊?”李渊环顾众人。

“我觉得突厥人都是急性子,如果此事不早定夺,恐怕突厥人会变卦啊!”说话的人是裴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