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权力安全:慈禧维持统治的核心(第6/8页)

那么立谁为“大阿哥”?这个是不用多说的,慈禧和荣禄谁都清楚。这本来就是荣禄一个深思熟虑的既向端王集团妥协,又能堵住端王集团异心的方案。

慈禧很高兴地说:“汝言是也!”

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腊月廿四丁酉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下诏:立溥儁为“大阿哥”,并在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大年初一替代光绪到“两殿”行礼(“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礼以溥儁代”)。农历1899年是己亥年,史称“己亥建储”。

解决了。端王集团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苦苦追求的废立,就这样被官场艺术大师、老狐狸荣禄给轻巧地解决了。光绪一直是没有生育的,很可能永远不会生育(生理问题,参见第一部),溥儁成了光绪最大的皇子也是唯一的皇子,而且也追认了同治为老爸,符合慈禧之前颁发过的懿旨。不出太大的意外的话,他就是将来皇位的实际继承人——但是,请注意是“将来”!开出这一张“长期支票”,慈禧并没有一根毛线的损失,却成功地让废立无限期地推延了下去,成功地封堵住端王集团的野心,又让他们没话说,荣禄,您的这招真可谓是毒辣!

慈禧也开始演戏了。她不只是立了溥儁为“大阿哥”,还特意在诏书中交代了令溥儁替代光绪进行新年祭祀行礼,要知道在皇家这也是很不寻常的。

奉先殿是皇帝的家庙,位于皇宫之内,里面摆放着历代先皇牌位,每逢重大节气或者特别的大事发生,当朝皇帝都要来这里对着很多的遗像念叨一声,跟老祖宗沟通一下。而大高殿是规格最高的皇家道观,它位于紫禁城外西北角,还是当年热衷修道的嘉靖皇帝修的。当朝皇帝在这里祈祷上天、求雨祈晴,不要出现雾霾天气,PM2.5指数比较低,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这两殿的行礼更为重大,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都只是由当朝皇帝来主持。在光绪还可以自由行动的情况下,慈禧把无上的荣耀和无以复加的“恩宠”给了端王府,也给这位新晋的“大阿哥”送了一份大礼,让他提前彩排一下当皇帝的滋味。

按理说端王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他的心情不是这样的,他此时的心情正如那次崇绮和徐桐的心情——有苦说不出。

他娘的荣禄,老子要的是废立啊,是我儿子取代那个病怏怏的光绪立马当皇上啊,不是当什么“大阿哥”啊。老子比光绪大了十几岁,即使溥儁能够等到继位当皇上的那一天,老子也等不到当太上皇的那一天啊。荣禄,你这个从祖上就是我们奴才的人,老子要跟你干到底!

再次造谣!端王集团的最后一搏

第四个版本的谣言出场了,这是继“慈禧要借天津阅兵杀死光绪”“光绪要勾结外国人杀死慈禧”“光绪被外国人害死了”之后的第四波谣言了,这次自然不能再是杀或者被杀的谣言了,而是——禅位。反正溥儁要当皇帝,光绪就不能是皇帝,他要么死,要么禅,事实上还是在慈禧立“大阿哥”之前,关于“禅位”的谣言已经在首都渐渐传开了(“都下流言将下诏禅位”)。现在,慈禧已经立了溥儁为“大阿哥”,不趁热打铁掀起更大的波澜,助长这些谣言,简直对不起观众啊。

而这次谣言的效果比前面任何一次都好,溥儁刚刚成为“大阿哥”,这是事实,而另外,在那些大小官员看来,朝廷里的一举一动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们都是八股取士出身,没事就喜欢对着朝廷文件中的遣词造句进行揣摩,以便自己不会错误领会领导的意图,比如这次是先用的这个字,下次是先用的那个字,这都是有讲究的。喜欢推测揣摩的人总是能从各种文字中成功地解读出对他们有利的信息,“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礼以溥儁代”,慈禧诏书中的一个“代”字已经让人浮想联翩了,大人,代啊,难道只是“代”行礼乎?不是“代”皇上乎?

很多墙头草已经按捺不住了,开始光明正大或者偷偷摸摸给端王府送玉如意,即使慈禧不准备立即让光绪禅让,溥儁不也就是未来的皇上么?必须早做准备。

诏书发布后的短短几天之内,谣言越传越神,越传越真,并且已经传出了北京,传向了全国,“我们要换皇上了”,所有人都人心惶惶,谣言中,甚至连溥儁继位后的年号都有了——宝庆。“大阿哥”将成为继光绪皇帝后的下一任宝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