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乡平八郎第一战:海上格杀俄军司令!(第4/12页)
天色已经大亮了,东乡平八郎率领的联合舰队本队已经抵达了旅顺港外,他下令:派出一些军舰前去引诱斯达尔克出港决战!对于东乡平八郎来说,他需要将驱逐舰的偷袭,引向决定性的战果,同时要实时了解一下偷袭的战果,观察太平洋舰队到底损失了哪些军舰。
刚刚被偷袭了一次,斯达尔克警惕性倒是提高了许多,虽然东乡平八郎正在港外趾高气扬地叫战,但他就是不上当,就是不下令太平洋舰队出港,让旅顺港“两把蟹钳”上的海防炮台去轰炸联合舰队。
海防炮台是用水泥工事建在海岸上的,十分坚固,而且还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东乡平八郎如果用军舰去和炮台搏命,那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但斯达尔克不出战,歼灭太平洋舰队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东乡平八郎只好下令:硬碰硬,尝试强攻旅顺港!
世界海战史上少有的用军舰对炮台的战斗打响了,联合舰队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和巡洋舰全体出动,逼近旅顺港口!首先挡在前面的是旅顺口东侧的那把“蟹钳”——黄金山。这里也有“土木工程师们”的杰作,最神奇的是有座所谓“百发不中炮台”,它本来是建在海边高耸的悬崖之上,又与后面的黄金山隔着一条低矮的山沟,因此从海上观察时,会产生错觉,误以为它和建在后面黄金山上的炮台就在同一个点上。于是,当东乡平八郎根据测算的距离和角度炮轰时,无论打多少炮,都打不到它身上,甚至直至后来整个战争结束了,它也从未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打近了,炮弹会落到它前面的悬崖下;打远了,又会落到后面的山沟里,真是拿它没办法。
东乡平八郎炸不到海防炮台,而炮台里的俄军就不同了,在确认好距离和角度之后,他们重炮齐鸣,雨点般的炮弹飞向联合舰队,东乡平八郎只坚持了半个小时,联合舰队就有7艘军舰先后中炮,就连旗舰三笠号都未能幸免。东乡平八郎十分狼狈,只好赶忙下令:全速退出战场,一直退向仁川!
东乡平八郎的谨慎是有道理的,联合舰队受损严重,此时要考虑的不再是如何引诱斯达尔克出战,而恰恰是要防备他率领舰队出港追击!于是,在东乡平八郎的命令下,联合舰队掉头全速退向朝鲜海域,一直航行了一天一夜到达了仁川,这才稍微放心。
而东乡平八郎的担心实在是多余了,斯达尔克明知联合舰队受损惨重,但他仍然没有命令太平洋舰队下达出港作战,在斯达尔克看来,舰队只是军港的附庸,既然俄国已经把海防炮台修得这么强大了,舰队的任务就是待在港里就好,没有主动出战的必要。
在仁川的东乡平八郎等了几天,也没见斯达尔克率舰队追来,只好将受损的军舰快速修理好后,又率联合舰队杀回旅顺港。此时的东乡平八郎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又令人哭笑不得的难题:强攻旅顺港攻不进去,斯达尔克又不出来,如何能够做到全歼太平洋舰队?东乡平八郎就只能率领联合舰队一直守候在旅顺港外,防备太平洋舰队袭击日军的海上运输,但这不仅对联合舰队损耗极大,而且很难防备得住。
无论是偷袭,还是试图通过引诱造成决战,东乡平八郎已经连续两次失败了,因为他并没有完成全歼太平洋舰队的目标,而陆军的海上运兵和运输物资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东乡平八郎必须赶紧想出解决的办法。
有一个人已经带着他苦苦思索的办法,来到了三笠号上的司令长官室,他是东乡平八郎最为器重的作战参谋:秋山真之。
闭塞作战:东乡平八郎连续三次失败
秋山真之是秋山好古的亲弟弟,小时候由于家里穷,父亲担心养不起他,准备把他送到寺院里去当和尚,只有秋山好古坚决反对,秋山真之这才没有“被出家”。
秋山真之出生的时候,是明治维新的起始之年(1868年),维新的一项内容就是特别重视发展全民教育,规定全日本6岁以上的男孩和女孩都必须读完小学,否则要去找父母的麻烦。但日本普通人家实在是太穷了,明治政府就想办法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逐步为日本孩子免去初等教育的学费,而如果想进一步接受免费的中高等教育,还可以选择报考一些免费的军校。看来秋山真之也只有选择这一条路,但是逐渐长大的他并不情愿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