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肉挡机枪!乃木希典惨烈攻下203高地和旅顺(第5/13页)

精锐师团的每一名士兵高都喊着“班载!”(日语“万岁”),在弹幕中冲锋向前,很快又无声无息地倒地,变成模糊的血肉,俄军始终维持着暴风骤雨般的扫射,就像使用割草机割草一样将突击的士兵全部打倒,203高地上一时尸横遍野!尸体一层一层地堆高,后面的日军只能拨开那些尸体才能前进,而在密集之处,尸体堆积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人高!

担任精锐师团主力的是第一师团(东京师团),一般来说,来自首都大城市的士兵是比较娇贵的,而第一师团恰恰相反,从第二军时代开始,他们一直是战场上绝对的主力,一直会出现在最危险的地带,奋不顾身地往前冲,在俄军的扫射之下,第一师团伤亡人数直线上升,但他们仍然不停地派出一队队的突击队伍。

第一队,全灭;

第二队,全灭;

第三队,全灭……

第一师团兵力已经无法维持建制,东京的子弟兵已经被打残,可是他们的强突仍然在继续!

伤亡过半,所部仍能作战,可谓铁军!

乃木希典派出了生力军,这也是睦仁给他的家底——第七师团。他们常年驻防冰天雪地的北海道,在冷风中更能冲锋打仗,乃木希典命令:已被打残的第一师团并入第七师团,由第七师团转为精锐师团主力并担任前线指挥,最后一次,向前冲!

此时日军的士气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士兵开始崩溃,他们毕竟还是人,即使是铁军也还是军,不是铁,短时间内有如此密集的伤亡,就算只是在一旁看着也是极大的心理折磨。为了不去前线,他们纷纷开始自残,有的切掉了自己的手指,这样就会因为开不了步枪而下战场;有的到处找香烟,把大把烟叶溶在水里喝下,然后口吐着白沫被抬下去;还有人什么都不做,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他已经发疯了;还有一些人开始想办法溜走,明治日军几乎是首次出现了临战退缩和逃脱的情况。

乃木希典下令:组建机关枪督战队!

在第三军中,其实也装备了少量的重机枪,这并不是英式的马克沁重机枪,而是法国产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这两种重机枪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它们有一个早期重机枪共有的特点——重。因为自重很大,所有对突击的帮助并不大,大家是要冲上山顶的,总不能由几个人抬着它们去冲锋,地面上又没有掩体,也形成不了对俄军的对射火力,所以这种重机枪在崇尚快速进攻的日军中装备比较少,在乃木希典之前的作战中也基本没派上什么用场。

现在,乃木希典组建了机关枪督战队,他的重机枪没有用来突击,却用来督战了,乃木希典下令就把哈奇开斯重机枪架在突击队的后面,严令突击队无论前面是什么样的情况,都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半步,否则集体射杀!

“请给我留下最后一个联队,在你们突击的最后,我将亲率此队,投入战场!”乃木希典最后说。

突击循环往复,层层推进,整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然而,无论日军的意志如何坚强,士兵如何不要命,肉弹战胜子弹的结果并没有出现,精锐师团最好的成绩仍然只是小队士兵曾经抵达东北和西南山顶,然后就在精疲力竭和孤立无援中最终被歼灭!

12月1日,总攻已经过去6天,第三次大规模强行突击,失败。后来,人们把日军这种突击称为“万岁冲锋”。而在日军中其实是另外一种叫法——猪突猛进。日本人严格地区分了“猪”和“豚”,“猪”是指勇猛刚强的野猪,受他们的尊敬,只有“豚”才是懒惰好吃的家猪,人是需要有野猪那样的作风的。

乃木希典一病不起,他已经无计可施了,但是他知道他必须再想办法,因为第三次突击虽然失败了,但也获得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成果,甚至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胜利:在第二次突击中,第三军曾经短暂地冲到了203高地山顶一角,但被俄军连夜歼灭和赶下山去,而在第三次突击中,攻上西南山顶的那一小队日军坚持到了天明以后,这就是对于乃木希典来说的重大胜利。

一直以来,能否在203高地上全部看见藏起来的太平洋舰队,就是乃木希典首先要确定的最关键的事情,在第三次突击中,他命令通信兵拖着电话线跟在步兵后面往山顶冲(必须拖电话线,谁也不能保证他们能够活着把消息送回来),而乃木希典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等待着前方的消息。当冲上西南山顶的士兵苦苦支撑到了天明之后时,电话里传来他们激动万分的嘶喊声:看得见(太平洋舰队)啊!全部看得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