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第3/4页)

因为得罪了大官僚,海瑞虽然升了官,又被降职做江西兴国知县。

南昌有个做过兵部尚书的张鏊,在家养老,是个恶霸地主。他有两个侄子到兴国买木材,为非作恶,害得老百姓气苦得很。海瑞调查了情况,叫他们来,不肯来。一天,忽然又跑到县衙大闹。海瑞叫人拿下送到府里,反而判处无罪。海瑞要追究,张鏊便出面写信求情,又四处托人,这两个坏蛋居然摇摇摆摆回家了。海瑞大怒,写信向上官力争,终于把两个坏蛋依法判罪。

1564年,海瑞调到北京做官。

两年以后,海瑞写信给嘉靖帝,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他迷信道教,妄想长生,多年不上朝办事,又自以为是,拒绝批评,弄得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吏贪将弱,政治腐败,语气很尖锐。嘉靖帝看了,气极,丢在地下,又捡起来看。想要杀海瑞,一听说海瑞在写信前已经托人买了棺材,并不怕死,倒愣住了。把海瑞关了几个月,嘉靖帝死后,被赦出狱。

隆庆三年(公元1569)六月,海瑞被任命为江南巡抚,管理现在江苏安徽大部分地方,巡抚驻在苏州。

这一年,江南遭到严重水灾,田地被淹,粮食涨价,农民逃荒,情况很严重。

江南是鱼米之乡,号称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但实际上百姓生活很困苦,原因是田租、徭役的负担特别重。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里,特别是松江,乡官(退休的官僚)田宅、奴仆之多,全国找不出第二个,乡官中以前任首相徐阶家为第一,他一家就有田四十万亩。

闹水灾的原因,经过亲自勘察研究,是因为多年水利不修,吴淞江淤塞了,太湖的水排不出去,一遇特大雨量,便泛滥成灾。海瑞想法子张罗了一些粮食,采工赈办法,救灾和治水并举,让灾民做工疏浚。他坐上小船,到处巡视督促,灾民很兴奋,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这项工程不但没有向人民要钱,还救了灾,变水害为水利,对生产好处很大,人民很是喜欢,感激。

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关键,海瑞认为一条鞭法是好法子。这办法已经有好几十年历史了,各地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主要的是把过去数不清的种种赋、役名目,都编成一条,通算一省的田租、人丁,通派一省的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以外,一律改折银两交纳。把复杂的制度简化了,把实物赋税的大部分改为货币赋税,不只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并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具有进步意义。例如,过去南粮北运,运费由农民负担,往往超过正税很多,现在改折银两,省去运输费用,人民的负担也就相应减轻了。又如徭役,只要交了钱,由官府雇工应差,农民就可以安心生产,不必再受徭役的牵累了,而且,徭役的编派,人丁居四分之一,田租居四分之三,农民人口多,大地主田租多,这样也就减轻了贫、中农的负担,对生产是有好处的。只是对地主们不好,因为实行新法,地主的有些负担确是加重了。地主们有意见,海瑞坚决要办,终于办成了,成绩是田不荒了,人不逃了,田租也不拖欠了,当时的人民很高兴,很感激。后代的史家也称赞是永久的利益。

最困难的还是限制大地主的过分剥削。海瑞决心强迫大地主退田,首先是徐阶。徐阶当年做首相,海瑞坐牢的时候,曾经在嘉靖帝面前,替海瑞说过好话,对海瑞有恩。但是,海瑞知道徐家是恶霸地主,便坚决不顾私人关系,执行退田法令,徐阶知道海瑞刚直,不讲情面,勉强退出一部分,海瑞不满意,亲自写信,要退出一半以上,才算了事。

这一来,乡官们大地主们都吓慌了,有的逃到外地躲风头,有的只好忍痛退田。徐阶恨极了,想尽法子,派人到北京,买通了当权的太监和同乡京官,同乡京官告海瑞“纵容刁民,鱼肉乡官”。说老百姓像虎像狼,把乡官吃惨了。大地主阶级联合反攻,终于把海瑞赶出了江南巡抚衙门,回到海南岛,一直闲住了十六年。

1585年,海瑞已经七十二岁了,被起用到南京做官,他虽然年老,却不肯放弃着实做一点好事的机会,一到任就革除了一些弊政,把多年来各个衙门要商户无偿供应物品的陋规禁止了。他严惩贪污,反对浪费,生活朴素,主张节俭。有个大贪污犯怕被揭发,诬告海瑞许多罪状,骂得不像人。引起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和有正义感的官僚的抗议,攻击的和为海瑞说公道话的吵开了,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争论。由于海瑞为大地主们所痛恨,虽然他做的一贯是好事,名气极大,当国的宰辅却两面都不支持,一直到这个大贪污犯罪行被揭露以后,才把他免职,这已经是海瑞死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