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来俊臣的末日狂舞(第8/13页)
对于女儿的不幸婚姻,武则天常常怀有一种负疚之痛。每每望着太平公主那张青春已逝的面容,内心总生出怜爱之意,就会想着该给女儿选择一个新的驸马了。
新的驸马人选很快落定,他就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攸暨。在武氏男丁中,武攸暨并不突出,也只能算是资质中庸之人。武攸暨那时刚刚随姑母武则天登基而受封为定王,而他对上阳宫母女的婚姻计划浑然不知。
载初元年(690)春天的某一天,武攸暨在衙门里忽闻家僮前来报丧,说其妻郑氏暴毙于家中。武攸暨大为震惊,早晨离家时妻子还倚门相送,几个时辰过后就阴阳两隔。武攸暨心急火燎地奔出官衙,看见外面停着一辆宫辇在等他。武攸暨上了车才发现宫辇不是往定王府的方向去,而是径直往后宫而去。驾车的太监告诉他,是圣神皇帝召他去上阳宫。武攸暨叩见武则天时仍然惊魂未定,这是他第一次单独面对传说中像神一样的姑母。
武攸暨想说什么,但他发现武则天双眉紧蹙,似乎不想听他作任何表白。
武则天说道:“我听说郑氏出身寒门无甚妇德,她现在暴毙或许成全了你。武门一族中我最器重你,有意栽培又怕承嗣、三思他们有所不平。现在机会来了,我要将太平公主许配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武攸暨的脑子在那一瞬间是空白的,他除了下意识地屈膝一跪,叩谢圣恩之外,根本来不及考虑这飞来的艳福与妻子暴毙之间有着怎样的因果联系。
太平公主再嫁一时之间成为长安与洛阳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在谈论二人走到一起到底是政治婚姻,还是情感需求的同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对武攸暨发妻死因的各种传言。有人说太平公主派人毒死了郑氏,并将砒霜强行塞进她的口中,定王府内有人听见了郑氏的尖叫和挣扎声。另一种含蓄的说法则把策划者指为武则天,是一种用眼神和默契交流的看法,只能意会。
朝臣们也都知道武则天深爱着太平公主,她唯一的嫡出之女。杀死一个郑氏为公主谋得一个如意郎君,这样的宫廷故事似乎还说得过去。另外一些有识之士则看重公主再嫁的政治意义,太平公主嫁入武门,武家的权势更是显现出百尺竿头的端倪。
武则天为什么会选择将太平公主嫁于武攸暨?或许是因为武攸暨是一个稳重厚道之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没有让人指摘之处,也没有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他是一个比较可靠,可以和太平公主长久生活的人。至于为什么那么着急让武攸暨娶太平公主甚至不惜采用杀妻的手段,可能是因为武则天想在她称帝前将女儿的婚事即与武氏联姻的事情安排好。
载初元年(690)七月,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两个月后,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为王,武攸暨被封为千乘郡王。太平公主与武氏联姻,使她被武则天很好地保护起来,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测。
武则天登基,武氏一族鸡犬升天,就连那些远居乡野者也可以免除徭役,天下真的归于武姓了。如此看来,选择在那个特殊的时间段让太平公主再嫁,只是武则天权力弈局中的一步棋。
这次武氏家族会议,太平公主是以武家媳妇的身份列席会议的。虽然这时候,太平公主并没有完全介入朝中之事,但是已经开始介入武则天的私人生活。就在不久前,太平公主刚向母亲推荐了张昌宗、张易之两名绝世美少年做男宠。
经过一番商讨,武氏族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武承嗣曾为争夺太子之位和来俊臣联手整治过一大批李唐旧臣,深知其心狠手辣。武承嗣为了利用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心目中的地位,将太平公主也拉进来俊臣的黑名单。听说来俊臣也要对自己下手,太平公主决定反击。她找到了武则天的二位男宠张昌宗、张易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风,莫过于枕头风。如此这般滚雪球,反来俊臣恐怖政治联盟的人越来越多,连南北衙禁军统领都参与进来。他们可以说是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了一起。
他们决定联名上奏,奏章由魏王武承嗣牵头,诸武及太平公主紧跟其上。奏章也不是无中生有地胡编乱造,来俊臣本来就劣迹斑斑,要找到他违法乱纪的证据实在太容易了。